评书传统书目,长篇,编创于清末。石玉昆纂弄的《三侠五义》(《包公案》)问世以后,北京一些有编创能力的评书艺人纷起效仿,纂弄新书,《于公案》就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种。据云游客《江湖丛谈》称:《于公案》的编创者是北京前辈评书名家牛瑞泉,由他传给刘竹桥,刘竹桥再传给群福庆,遂在北京说书界流传开来。也有一说,传其首创者为一烟馆中的旗籍烟客,书中老五义中大爷——手使“夺命狼签”的万里烟云车云普即以作者为原型(见于金受申《谈谈评书》,载《立言画刊》215期)。
话说贤公犹如众星捧月,前呼后拥,进城入按察衙门,落轿走马,升堂炮响闪门,众文武排班禀见。轮到知县,蓝面神胆战心惊,无奈随班行礼,两目邪视,进退张惶,全无官体。
贤臣才高智广,本朝有名人焉,冷眼旁观,瞧出破绽,往下高叫:“蒲台县知!”贼人闻听,勉强打躬答应:“有!卑职邹其仁伺候。”贤公说:“何方人氏,是哪一科秋闱得中?”恶贼见问,唬得魂飞:这大人问我出身来历,邹其仁的根基一概不知,如何答对?贾雄着急,计上心来:前日收拾行李,曾见文凭履历略记一二 ,何不对大人讲谈?倘若遮掩过去,亦未可定。朝上打躬,口尊:“大人,卑职是己酉科乡试中第三十四名举人,本籍山西汾州府人氏,今岁三月内,蒙恩陛授蒲台县知县。”贤臣闻听,腹内暗转:此人形容凶恶,举止怆惶,哪里象个读书之人!暂且由他,慢慢查访,再作道理。想罢,说:“贵县请回,另日再会。”贼人听见,如同放赦,深打一躬,随众退出衙门之外,上轿出城,回转蒲台。且说贤公公事完毕,退归后宅,脱了公服,书房独坐,想起方才之事,只说“奇怪”!未知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