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游真诠 《西游真诠》:第九十六回 寇员外喜待高僧 唐长老不贪富贵

《西游真诠》:第九十六回 寇员外喜待高僧 唐长老不贪富贵

清代有一本研究《西游记》的专著很出名,就是悟一子陈士斌的《西游真诠》,《西游真诠》一百回,是清初山阴陈士斌据明代百回本《…

清代有一本研究《西游记》的专著很出名,就是悟一子陈士斌的《西游真诠》,《西游真诠》一百回,是清初山阴陈士斌据明代百回本《西游记》删改而成,每回末均有陈士斌(即悟子一子)的批语。书之首页背面有两行大字“悟一子批点《西游真诠》”,次为尤侗的“西游真诠序”,序末署“康熙丙子(康熙三十六年,1696)中秋西堂老人尤侗撰”。次为目录,其第九回为唐僧出世故事,原第九回至第十二回四回书拆合为第十至第十二回三回。

第九十六回 寇员外喜待高僧 唐长老不贪富贵
   
悟一子曰:此下二篇,明护法之祸与灭法之祸同。彼以杀万僧为喻,此以斋万僧为名。修道者须察识关心,倚有大德量、大脚力者为护法,不可炫耀资财,以召灾祸也。
   
篇首“三藏问徒弟道:‘此处又是什么去处?’行者道:‘不知,不知。’”两“不知”,正是眼目。盖人心叵测,而事变无常,虎坐门楼,而有斋僧之主,岂曰虎口不可以就食?寇姓员外,而无劫人之行,何疑寇部而怀嫌?老妪不怕丑陋,识天人下界,何以前恭而后倨?心叵测也;儿子颇有同心,亦倒身下拜,何以善始而恶终?事无常也。
   
春尽夏初,天道方亨之日,听二人闲论兴衰,切须关心猛省。铜台府,可与同金之处;地灵县,幸到人杰之乡。“惹得市口里人都惊惊恐恐,猜猜疑疑,围绕争看。”形容不善韬晦,显露圭角,惊愚骇俗之足畏也。见“万僧不阻”四字,已得护法之人,而灵山不远矣。
   
可惧者,妇人小子,拂意怀嗔,搬弄是非,如“穿针儿”、“小秀才”,真绵里裹针、根莠败秀。可戒者,主人好名,高悬奖善之额,宾客填门,喧传鼓乐之声。结彩张筵,挥金夸胜,以为尊师取友,而不知为开门揖盗,谓之寇员外,自寇之也。盖好客则惊人耳目,而觊觎者乘之;不贪反违人意愿,而嫉妒者衔之。所谓“无贪犹取恕,剧喜必生优,众女兢闺中,独退反成怒”也。
   
唐僧到华光行院,见华美光耀而行违悖“良贾深藏”之训。忽然黑云大雨,一时骤至,正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可不防之意。结云:“泰极还有否,乐处又逢悲。”信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西游真诠》: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

清代有一本研究《西游记》的专著很出名,就是悟一子陈士斌的《西游真诠》,《西游真诠》一百回,是清初山阴陈士斌据明代百回本《...

《西游真诠》:第九十九回 九九数完魔铲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清代有一本研究《西游记》的专著很出名,就是悟一子陈士斌的《西游真诠》,《西游真诠》一百回,是清初山阴陈士斌据明代百回本《...

《西游真诠》: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清代有一本研究《西游记》的专著很出名,就是悟一子陈士斌的《西游真诠》,《西游真诠》一百回,是清初山阴陈士斌据明代百回本《...

《西游真诠》: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护遭魔毒 圣显幽魂救本原

清代有一本研究《西游记》的专著很出名,就是悟一子陈士斌的《西游真诠》,《西游真诠》一百回,是清初山阴陈士斌据明代百回本《...

《西游真诠》:第九十五回 假合形骸擒玉兔 真阴归正会灵元

清代有一本研究《西游记》的专著很出名,就是悟一子陈士斌的《西游真诠》,《西游真诠》一百回,是清初山阴陈士斌据明代百回本《...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