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刚经 《金刚经》: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金刚经》: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2)译出。“金刚”指最为坚硬的金属,喻指勇猛地突破各种关卡,让自己能够顺利地修行证道;“般若”为梵语妙智慧一词的音译;“波罗”意为到达彼岸;“蜜”意为无极。“经”者径也,学佛成佛之路。全名是指按照此经修持能成就金刚不坏之本质,修得悟透佛道精髓智慧,脱离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而完成智慧(到达苦海彼岸),也就是所有众生如果想要修行成佛,都要经过《金刚经》的真修实证,开晤而后成就。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白话直译:

须菩提!假若有人说:‘佛陀常常讲到我见(自私的观念)、人见(对待的观念)、众生见(分别的观念)、寿者见(欲望的观念),是不是佛陀还有四见(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的存在。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像这样的人,能了解我所说的四见的含义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了解的,世尊!这个人根本不了解佛陀您所说的四见的含义;

为什么呢?因为佛陀所说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为了断除众生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不得不如此解说的,但佛陀您早已断除了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否则您怎能成佛呢?所以佛陀您说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其实只是一种假藉的名词而已。”

佛陀听了说:“须菩提!想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修行人,对于一切的佛法,都应当有如此的认知,如此的看法、如此的相信、如此的了解,要了悟佛法的真义,不要执著佛法的名称。

须菩提!为什么我说要了悟佛法的真义,不要执著佛法的名称呢?因为一切佛法的名称,只是为了度化众生,让众生了解而已。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金刚经》: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

《金刚经》: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

《金刚经》: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

《金刚经》: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

《金刚经》: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返回顶部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