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据原书“序言”说,在全书“三十六计”中,每六计为一套,共分六套:第一套为“胜战计”,第二套为“敌战计”,第三套为“攻战计”,第四套为“混战计”,第五套为“并战计”,第六套为“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时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时所用之计。每套又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该书影响范围早已超越了军事领域,广泛地运用在经济、生活、外交等各个领域之内,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原文】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
用御寇,顺相保也。
【注释】利用御寇,顺相保也:见《易经•渐》。御,控制。寇,仇敌。
【译文】如果敌人的兵力强大,就设法打击其将领;如果敌人的将领足
智多谋,就要挫败他的意志。敌人将领斗志衰弱,兵卒士气低落,敌军的战
斗力就会丧失殆尽。充分利用敌人的弱点进行控制和分化瓦解,就可以保存
自己,扭转局势。
【讲解】古人对美人计有很多的论述。《韩非子•内储说下》:“晋献
公伐虞、虢,乃遗之屈产之乘,垂棘之壁,女乐二八,以荣其意而乱其政。”
《六韬•文伐》:“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可见,美人
计是一种用美色诱惑敌人,使敌人贪图安逸享乐,意志萎靡,从而乘机取胜
的计谋。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施用美人计,意在攻心,以柔弱胜刚强。爱
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一旦沉溺于女色,就会变得软弱无力,无所作为,《金
瓶梅》中说得好:“二八佳人体似酥,腰中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
暗里叫君骨髓枯。”
在两军对垒时,一丝不挂的美女胜过全身披甲的士兵。用美女迷惑敌人
的主将,即使敌人的阵地强似铜墙铁壁,只要美女腰身一摆,媚眼一飞,保
管敌人四肢瘫软,缴械投降。自古以来,有多少英雄好汉,拜倒在石榴裙下,
葬送了一世的英名。英雄难过美人关,这便是美人计得以风行的内在原因。
运用美人计的步骤一般如下:
第一,投其所好。人的嗜好是不一样的,所谓“穿衣戴帽各好一套”。
要事先弄清楚对方的喜好,然后再对症下药。
第二,伐情损敌,美人是一种阴柔之物,玩此物者必然丧失斗志,放弃
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第三,相机取事。用美人消磨敌人意志,其目的是为了寻找机会摧毁敌
人。最后这一步必须慎重小心,否则功亏一篑。
使用美人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正所谓衽席为战场,脂粉作甲胄,
顾盼是枪矛,颦笑胜弓刀。美女是世之尤物,是美人计的主角。但在特殊情
形下,美男亦可以成为糖衣炮弹。世事沧桑,人海茫茫,美人计须用心提防。
美人本身本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背后的阴谋,切不可贪一时之欢而丧失了
国家的利益和个人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