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作品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多称《左传》。它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记史文学作品,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司马迁、班固等人都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写。唐朝的刘知几《史通·六家》:“左传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唐朝的赵匡首先怀疑《左传》不是左丘明所作。此后,有许多学者也持怀疑态度。很多人都认为写《左传》的左氏并非左丘明。《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音谷梁)三本古代作品的合称。《春秋》经文言简义深,若无注释,则难以理解。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梁传》、《左传》,且都是编年体史书。所以自汉至今,学者仅仅凭借“三传”研读《春秋》。
庄公七年
【原文】
【经】
七年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
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
秋,大水。无麦、苗。
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穀。
【传】
七年春,文姜会齐侯于防,齐志也。
夏,恒星不见,夜明也。星陨如雨,与雨偕也。
秋,无麦、苗,不害嘉谷也。
【翻译】
【经】
七年春季,桓公夫人姜氏在防地与齐侯相会。
夏季四月辛卯日,夜晚,看不见星星。半夜时,流星坠落像雨一样。
秋季,发大水。麦子没有收成,地里无苗。
冬季,桓公夫人姜氏在穀地与齐侯见面。
【传】
七年春季,文姜和齐襄公在防地相会,这是出于齐襄公的主意。
夏季,看不到常见的星星,这是由于夜空明亮的缘故。流星坠落像雨一样,这是和雨一起落下来的。
秋季,麦子不收,小苗不长,但没有影响黍稷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