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书——名著阅读清单 | ||
年级 | 必读名著推荐 | 自主阅读推荐 |
七年级(上册) | 《朝花夕拾》作者:鲁迅 | 《白洋淀纪事》作者:孙犁 |
《湘行散记》作者:沈从文 | ||
《西游记》作者:(明代)吴承恩 | 《猎人笔记》作者:(俄)屠格涅夫 | |
《镜花缘》作者:(清代)李汝珍 | ||
七年级(下册) | 《骆驼祥子》作者:老舍 | 《红岩》作者:罗广斌、杨益言 |
《创业史》作者:柳青 | ||
《海底两万里》作者:(法)儒勒·凡尔纳 | 《基地》作者:(美)阿西莫夫 |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作者:(英)J.K.罗琳 | ||
八年级(上册) | 《红星照耀中国》作者:(美)埃德加·斯诺 | 《长征》作者:王树增 |
《飞向太空港》作者:李鸣生 | ||
《昆虫记》作者:(法)法布尔 |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作者:卞毓麟 | |
《寂静的春天》作者:(美)蕾切尔·卡森 | ||
八年级(下册) | 《傅雷家书》作者:傅雷、朱梅馥编者:傅敏 | 《苏菲的世界》作者:(挪威)乔斯坦·贾德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作者:朱光潜 |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苏)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 《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 | |
《名人传》作者:(法)罗曼·罗兰 | ||
九年级(上册) | 《艾青诗选》作者:艾青 | 《泰戈尔诗选》作者:(印)泰戈尔 |
《唐诗三百首》注:清代孙沫选编(共选77位唐代诗人三百余首作品) | ||
《水浒传》作者:(元末明初)施耐庵 | 《世说新语》注: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 | |
《聊斋志异》作者:(清代)蒲松龄 | ||
九年级(下册) | 《儒林外史》作者:(清代)吴敬梓 | 《围城》作者:钱钟书 |
《格列夫游记》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 | ||
《简爱》作者:(英)夏洛蒂·勃朗特 |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作者:(俄)契诃夫 | |
《我是猫》作者:(日)夏目漱石 |
《飞向太空港》知识梳理
一、关于本书的体裁 :纪实文学 报告文学 (新闻性、文学性)
1、报告文学:
“每一个时代产生了他的特性的文学。‘报告’是我们这匆忙而多变的时代所产生的特性的文学样式。读者大众急不可耐地要求知道生活在昨天所起的变化, 作家迫切地要将社会上最新发生的现象 (而这是差不多天天都有的) 解剖给读者大众看, 刊物要有敏锐的时代感,——这都是‘报告’所由产生而且风靡的原因。”——茅盾《关于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往往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历史的这一瞬间,把敏感的触角伸向现实生活的领域,把跳动的心贴近社会的脉搏,如旋风一般去追踪当代人生的步伐” 。——理由在《报告文学的遐想》
“报告文学第一是“报告” ,第二是“文学” 。” “报告”指内容的真实性而言;“文学”指表现手法的艺术性而言。——郭小川
定义:报告文学是以文学的手法, 及时地报告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的一种文体。
代表作品:
①徐迟《哥德巴赫猜想》详细地写了陈景润的身世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困难条件下证明(1+2)的过程。
②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写的是1950-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最艰苦阶段,志愿军战士英勇反击美国侵略军的英雄事迹。
③钱钢《唐山大地震》通过大量真实的史料、大批珍贵的历史图片向读者展现了这场猝然袭来的自然灾难。
参考阅读书目:夏衍《包身工》,朱自清 《执政府大屠杀记》 , 萧乾 《流民图》 , 宋之的 《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黄钢《开麦拉之前的汪精卫》 ,王石、房树民《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黄宗英《大雁情》 ,柯岩《奇异的书简》 。
2、资料来源——内容简介
本文记述了中国“长征三号”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美国“亚洲一号”卫星的故事,记录立刻中国航天事业继往开来的辉煌时刻。,开船了中国文学书写“空间文明”的先例,展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骄人成果,被称为中国“航天文学”的开山之作。
3、作者
李鸣生(1956— )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航天文学第一人。供职于解放军总政治部。著有长篇纪实文学《中国 863》 《全球寻找“北京人”》 《震中在人心》及“航天七部曲”等二十六部,小说、电视剧、电视电影纪录片多部。
二、作品阅读与思考
序章 本文参考消息
1 、前三则消息写了什么?
介绍美国和法国航天发射连遭三次惨败,说明1990年是世界航天史上的“灾星年”,为中国“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发射“亚洲一号”卫星做铺垫。
2 、四、五两则消息写了什么?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介绍中国将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美国的“亚洲一号”卫星。
通过这次采访,展现中国航天科技的傲人成果,表现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第一章 通向宇宙的门前
一、西昌:同步卫星的故乡 / 4
关注要点:西昌具有哪些优势作为卫星发射场地?
二、发射场:原始与现代同构的神话 / 10
原始落后的自然环境与航天人的艰苦奋斗精神 的对比,
现代的航天科技与落后的自然环境的对比
三、酒吧:一个中国人与三个美国人的对话 / 16
借助美国人的访谈看待西昌的环境和文化,如何看待中国的航天事业
第二章 历史,从昨天的弯道走来
四、20 世纪的中国与美国 / 23——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端与缘起
关于中美关系的重要事实:
尼克松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 (1972年2月28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邓小平访美参观华盛顿宇航博物馆
五、举起火箭的大旗 / 27
1984年中国4月8日中国的“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
两个重要人物 —— 上官云盘(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
乌可力(中国长城工业公司 —— 中国开展卫星对外业务的唯一公司 ) 副总经理)
六、序幕在戴高乐机场拉开 / 35
巴黎国际航展开幕式结束,乌可力在戴高乐机场的华人餐厅召开发布会,李鹏总理来到航展现场
1985年6月日内瓦国际空间技术会陈寿椿代表中国做 《中国向外国提供发射服务可能性》的报告,中国将以低于国际市场同类价格 15% 的价格提供服务,表明中国不期望牟取利益的
目的。
七、天时·地利·人和 / 40
1986 年国际航天的灾难年
美国“挑战者号”爆炸
美国“大力神”号两次爆炸
美国“德尔塔”火箭爆炸
法国“阿里亚娜”十五次飞行后爆炸
苏联“质子号”具有运载能力,但是意识形态的问题使得西方不愿将业务交给苏联。
八、周游列国的中国专家们 / 43
1984年4月中国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代表团赴美开展业务接触
被休斯公司轻视
与美国特雷卫星公司总经理舒尔兹接触经过
九、轨道大转移 / 49
中国发射商业卫星的重要意义 —— 实验轨道到商品经济轨道
壮国威,壮军威,鼓士气,创造经济价值, 提升技术水平。
十、面对世界的挑战 / 51
西联卫星被西方封杀,公司倒闭
特雷公司为六号卫星签订订座协议
中国卫星发射的困境
发射次数少,西昌发射场未达到国际标准,国际保险缺乏信任,金融界不愿意贷款,美国卫星出境需要审批,西欧国家暗中抵制阻挠。
亚洲卫星公司成立(英国大东电报局,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香港和记黄埔公司)购买美国休斯公司的“亚洲一号”卫星
十一、外交场上的风云 / 61
1988年中国谈判代表团前往美国开展关于卫星发射服务的会谈,团长孙家栋
十二、布什:不愿得罪十亿中国人 / 67
1989年1月23日中国长城工业公司副总经理乌可力与亚洲卫星公司执行总裁薛栋签署关于“长征三号”火箭发射“亚洲一号” 卫星的协议。
布什总统签署“亚洲一号”卫星的出口许可证, 因为为美国带来三亿美元的生意。
第三章 卫星,一次总统待遇的远行
十三、起飞,波音 747 / 73
“亚洲一号”的前世今生:失联的“西联六号”梅利特保险公司 —— 特雷公司 —— 梅利特保险公司 —— “亚洲一号”
美国政府要求苛刻
十四、护送升降平台 / 77
专用升降平台从北京成功运抵西昌
终点关注当地 彝族百姓对卫星事业的支持
十五、健力宝与《上甘岭》 / 83
大家分喝一瓶健力宝体现团队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十六、美国“新娘”,入了中国“洞房” / 86
卫星从机场到达测试机房 —— 插叙测试厂房设计验收的艰辛
第四章 火箭,另一个伟大的文明
十七、欧亚大陆怪圈 / 91
回顾火箭的发展史(烟花 ——1500年戚继光的火箭 —— 清代洋务运动仿制英国的“康格里
夫”火箭)
十八、起飞,在新的地平线上 / 94—— 回顾世界火箭发展与新中国火箭的发展
1930年德国陆军开始液体火箭研究
1942年10月3日第一枚弹道火箭(V2 )发射成功(酒精和液氧)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钱学森回国中国火箭开始从仿制苏联火箭到自主研发设计
1964年6月自主研发的中近程火箭发射成功
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东方红一号”
十九、“长征三号”和它的伙伴 / 101
“长征三号”的相关数据突出技术难度之大,要求之高
主要人物 —— 火箭五大系统的总总设计师任新民
总设计师谢光选
二十、苦恋:中国箭与美国星 / 121
卫星与火箭试验合练的若干细节,体现发射的艰难与科技要求的精确,注意数据的细微差
异
第五章 我们都是地球人
二十一、同一世界,两种活法 / 132
中国方面为美国专家提供的细致温暖的物质条件与中国专家的艰苦
二十二、伦巴、探戈与辣椒、蒜苗 / 140
美国专家可以有文工团的女孩子陪着跳舞
中国专家和孩子一起浇灌菜园,认识辣椒和蒜苗
二十三、有车不坐要骑车 / 145
美国人在中国骑自行车旅游,要有中国旅游许可证
二十四、回归自然 / 149
美国人到彝族农家游玩
二十五、既是朋友,又是对手 / 155
中美联合操作练习的趣事 —— 沟通
二十六、“国际标准”与“家传秘方” / 159
美国人的坚持标准与中国人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
二十七、英语:沟通世界的桥梁 / 162
英语的重要性和准确翻译的重要意义
二十八、从要走,到再来 / 167
通过通信问题的解决看到中国的效率和诚意感动美国专家
二十九、西装·领带·先生和小姐 / 173
通过服装和语言的变化看到中方人员的变化
三十、打赌:一只烤鸭 / 176
卫星发射副总指挥胡世祥与亚洲卫星公司副总经理江. 可达打赌 ——4月5日的气象状况适
合发射(细节之外的技术底气)
三十一、“老外”采访备忘录 / 181
采访亚洲卫星公司江. 可达,翻译丹尼尔王,休斯公司首席科学家斯坦豪尔,美国国防部兰可思
第六章 跨越国界的飞行
三十二、人与上帝的较量 / 189
回顾航天史上因为气象原因出现的事故:
1986 年挑战者号爆炸的气象因素 —— 低温密封圈裂变
1987 年大力神火箭发射时遭遇大雨、雷击爆炸
1987 年美国宇航局在瓦罗普斯岛的发射火箭被雷击自行点火升空坠毁
西昌复杂的气候条件 —— 预测天气不易
终点介绍一个人物 —— 吴迈竹
三十三、发射日,一个留给明天的问号 / 194
在如何选择发射日的问题上与亚洲卫星公司谈判4月5日、6 日还是7日
三十四、紧急气象会 / 197
吴传竹的三位专家研究气象状况 ,气象状况决定是否家住火箭的低温燃料,和发射时间。
三十五、加注!加注!/ 201
加注燃料但是却遭遇暴雨
三十六、中国,敞开了汉唐的胸怀 / 204
参观大厅里外国来宾和中方工作人员焦急而耐心地等待发射
三十七、推迟打开发射窗 / 214
因为气象条件,推迟了第一和第二发射窗口,在第三发射窗口(发射前80分钟倒计时)
三十八、壮怀激烈 / 218
各方人员在发射前的期待心情
三十九、升起了,二十五亿人的卫星 / 224
亚洲一号卫星发射时 激动人心的场景 ——1990年4月7日
四十、月光下的宴会 / 234
卫星发射成功后庆祝就会的情景
尾声 走向新大陆
引用英国《泰晤士报》 、苏联《消息报》 、台湾《台湾时报》 等媒体的报道凸显“亚洲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的重大意义。
三、精彩片段欣赏
(一)
据传,50年代还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期间,有一次中国总理周恩来在酒吧与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相遇。周恩来主动伸出手去想同杜勒斯握手,杜勒斯却把脸一转,故意装作没看见,巧妙地拒绝了周恩来的握手。而周恩来伸出的手则顺势朝着服务员一招,不失风度地说:“小姐,请给这位先生来杯可乐,账记到我的头上。”说罢,周恩来微微一笑,信步离去。
【赏析】细节描写,表现了周恩来总理在国际外交场合具有的高超外交智慧。
(二)
西昌机场位于离西昌城约六公里的天王山下的小庙乡,故俗称“小庙机场”。小庙机场始建于1932年,是国民党川康边防军修建的军用简易机场。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的西昌行辕征调西昌、冕宁、普格、德昌等地一万多民工,将机场改建成七百米乘五十米的泥结砾石跑道,开辟了飞机疏散道,还利用天王山的地形挖掘了几十个飞机掩体战壕。1940年,由中国航空公司开辟了一条重庆—成都—西昌—昆明—重庆的环形航线,同时也作为国民党空军的疏散机场。1958年,正式开辟了西昌—成都的航线。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为备战备荒,小庙机场作为西南地区的一个军事重地,又有了一番重大的扩建。据说,小庙机场的扩建计划,还是当年的“林副统帅”林彪亲自审核批准的。
【赏析】历数小庙机场的历史渊源,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
(三)
于是,1990年春节前三天一个风雪弥漫的夜晚,由三十一人组成的护送升降平台的运输队,从成都缓缓出发了。
十二辆摩托车兵分两路,率先开道;后面紧跟的是开道警车,清道车和指挥车;接下来是载有升降平台的大拖车;最后压阵的是十几辆工具车。风雪中,队伍小心翼翼,浩浩荡荡,颇有“壮上一去不复还”的悲壮气概。
成都至西昌,全程五百多公里。一路山势险峻,坡陡路窄,全是蛇形公路;且正值隆冬季节,天寒地冻,霜雪遍野,途中若有任何一点闪失,必将车毁人亡。
【赏析】交代了沿途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恶劣,说明运输面临的巨大危险,也侧面烘托了运输人员战天斗地、不畏艰险的坚强意志。
(四)
此时,数千公里之外的南太平洋海面上,“远望一号”“远望二号”两艘航天测量船早已悄然驶进了赤道附近的预定海域,正严阵以待,迎候“亚洲一号”卫星的随时到来。 凶险的海面上,风高浪急,波涛汹涌,唯有头顶的星空,显得格外明朗。汹涌的海涛将“远望号”一次次地抛起,再一次次地扔下,大有要一口吞掉之势。但两艘“远望号”依然屹立海面,如同两座礁石,任凭海涛的冲刷、风浪的拍打。
【赏析】作者展开想象的翅膀,描写数千公里之外的海洋测量船正在特命的状态。
(五)
地下指挥所。
电子倒计时计算器在默默地走着,走着。
发射,在迫近,迫近!
“各号注意,一分钟准备!”
01指挥员穆山站在发射控制台前,声音洪亮而豪迈。
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专家们全都站了起来。
任总的手指又在下巴上抓来抹去。
谢总的双手也在胸前搓揉起来。
【赏析】句式短小,独立成段,有利于表达紧张的情绪。
(六)
狂欢的人群并不知道,虽然火箭已经上天,但这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火箭上天后,一级、二级能否正常分离,第三级火箭能否在空中二次点火,火箭和卫星能否按时起旋,起旋后的火箭和卫星能否成功分离,这每一个坏节都还悬在空中;只有这每一个环节都顺利完成后,中国的这次发射才算大告成功!
因此,当不少人都在欢呼成功时,沈荣骏、胡世祥等人的脸上仍不见一丝笑容。沈荣骏两眼平视,凝视着大屏幕,一动不动,其思维仿佛始终沿着火箭的轨道在滑行;胡世祥的衬衫早被汗水湿透了,他直愣愣地盯着大屏幕上缓缓蠕动的火箭飞行理论轨道曲线,同样全神贯注,一动不动。
【赏析】特写镜头。科学家表情严峻,他们眼里的发射成功是普通民众所不能了解的。
四、艺术特色
首先,这是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以全景式的书写完整再现了中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的全过程。李鸣生十七岁来到西昌,在那里生活了十七年。他在那里打过山洞,当过计算机技术员和宣传队创作员。他的航天文学之梦和着西昌这座中国的航天城一起长大成熟。80年代以来,他陆续发表了很多“航天人”系列报告文学。当我国定于1990年4月7日将在西昌运用“长征三号”火箭首次为国外发射“亚洲一号”卫星消息一经发布,他就确定了这次采访。他对此次事件的始末进行全方位跟踪采访并叙述表达出来。作品内容涉及到航天方面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中美两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刻意于结构,却把一幅长卷的布局处理得自然流畅。
其次,作品以历史的笔法勾勒概貌,烘托背景,也以地球人的眼光和气魄俯仰天地、穿越古今,展现出人类探索宇宙、憧憬未来的博大胸襟。作品分为“通向宇宙的门前”“历史,从昨天的弯道走来”“卫星,一次总统待遇的远行”“火箭,另一个伟大的发明”“我们都是地球人”“跨越国界的飞行”“走向新大陆”七个章节。整部作品,从宏观角度看,按照“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顺序展开勾勒,作品用世界航天史和中国航天史两幅画面,一起构成中国当代航天活动的背景,因而具有格局上的宏观性。
再次,作品以文学的手法讲述故事,塑造人物,描绘细节,表达情感,可读性强,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自豪的情绪。作品刻画了像任新民、胡世祥、谢光远、江可达、乌可力、陈寿椿、上官世盘、沈荣骏等优秀的航天人,还有一批默默耕耘的航天人。例如:对宋健的落泪,对任新民目光的描写,对胡世祥神情的刻画等,都极富个性,极富魅力,及令人感动。他们争雄世界的志向、以身许国的豪情、不计得失的品质、外交家般的风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代航天人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激励着我们立志奋进,砥砺前行。“长征三号”的形象以“神龙”之比,“明灯”之称,“红旗”之托,“迷人”“夺目”之赞,把“长征三号”神采飞扬的雄丽之姿,描画的何其生动!“长征三号”升空瞬间惊天动地,惊心动魄的声威,刻画得同样有力。两处描写都不以模真为满足;因注满作者的激情,变得像是先驱的壮别。
作品主体结构呈两大板块交叉递进状,一块是“外交斡旋”,一块是“科技攻关”。两块交叉成犄角式递进。胜景迭出。他们是科学家和企业家,但不乏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在他们身上,民族传统革命传统体现得十分鲜明, 又能接受八面来风, 将这种传统提升到与当代生活相适应的高度。他们勇于为民族建功立业, 却不居功自傲; 他们善于自勉, 也善于励人; 他们甘苦备尝, 却自奉甚俭, 他们羞于内部磨擦, 却善于化干戈为玉帛。作品曾这样介绍乌可力,“五年来,为了把中国的火箭打入国际商业市场,乌可力的足迹几乎踏遍全球。从亚洲到美洲,从美洲到欧洲……连续一个星期,几乎全是在上万米的高空度过……” 虽欠生动, 仍可惊人。科技攻关不像外交斡旋那样富有戏剧性,报告文学也难于细究科学家属于科技领域的思维过程,可以描写的是科学家们争雄世界的志向和临难不苟的牺牲精神。例如任新民在签字画押时说的那句气概非凡的台词。
习题训练
(一)
十六年前,当命运的列车轻轻一颠,便将我抛在了这块荒凉的土地上时,我的心远比严冬的大凉山还要凉。我仿佛一下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爱情,甚至失去了生命,失去了一个人应该得到的一切。我做梦也不会想到,在这片被上帝遗弃的土地上,日后还会升起什么“亚洲一号”卫星。
然而今天,当踏上这片亲切而又陌生的土地时,我一下子便深切地感到,有股无形的冲动和热能有一种大树的根须抓住了泥土样的恋情,在反复折磨着我的心眼前沸沸腾腾的情景,似乎在向苍天昭示着什么。我不知道也无法知道,这次发射是幸运还是倒霉,是成功还是失败。但我却分明看见,过去的一切正在逝去。在原始与现代、文明与愚昧、东方与西方美好而残酷的碰撞中,一个红扑扑的如同朝阳般的希望正在悄然跃起。我仿佛不是回来采访,而是回来寻找——寻找我的青春曾经留下的脚印,寻找我的日子曾经苦恋过的梦想,寻找我的热情曾经燃烧过的希冀,寻找我的生命曾经拥有过的月亮和太阳!
1.下列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
选文出自 的著作《 》,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
A.王树增 飞向太空港 我再次回到卫星发射基地—-西昌,内心激动满怀期待
B.李鸣生 长征 再次踏上长征之路,内心激动
C.王树增 长征 再次踏上长征之路,内心激动
D.李鸣生 飞向太空港 我再次回到卫星发射基地—-西昌,内心激动满怀期待
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部小说中,作者以全景式的书写完整再现了此次卫星发射的全过程。
B.这部作品以历史的笔法勾勒概貌,烘托背景,以文学的手法讲述故事,塑造人物。
C.这部作品描写了以谢顿为首的一群“心灵史学家”在帝国边缘建立基地,保存人类文明,为迎接未来的复兴做准备的终期过程。
D.这部作品展现了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的一些经历。
(二)
所以,在中外首脑协调会上,每当他与美方洽谈或者交锋时,他总是谈笑风生,潇洒从容,能侃善辩,既有指挥官的胆略,又有大老板的派头,因而深得美国朋友的敬重。他不仅喜欢用玩笑开头,还善于以玩笑结尾,其间还常常来上几句俏皮话,使会场的气氛显得既团
结紧张,又生动活泼。特别是当双方遇到矛盾,相持不下时,他会突然甩出一句玩笑,使会场气氛一下便缓和下来。
当然,玩笑不是乱开的,也不是好开的。更何况,这是“国际玩笑”。因此,只要稍加留心,便会发现,在胡世祥的每一个玩笑里,其实都都深藏着东方人的智慧与谋略。
3.下列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
选文出自 的著作《飞向太空港》,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
A.李鸣生 基地副司令员、发射“亚星”的副指挥长胡世祥幽默中藏有东方人的智慧与谋略
B.王树增 基地副司令员、发射“亚星”的副指挥长胡世祥幽默中藏有东方人的智慧与谋略
C.埃德加·斯诺 基地副司令员、发射“亚星”的副指挥长王永德幽默中藏有东方人的智慧与谋略
D.李鸣生 基地副司令员、发射“亚星”的副指挥长王永德幽默中藏有东方人的智慧与谋略
5.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此书是对“长征五号”发射“亚洲一号”整个过程的画卷式描写。
B.《飞向太空港》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设计了曲折的情节,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C.《飞向太空港》的作者是李鸣生,这部优秀的作品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和自豪的情绪。
D.在安装调试“亚洲一号”过程中,中方十分注意防范自己的技术外泄,美国也仅扮演着对手的角色,对我们进行了技术防范。
(三)
此刻,大片的云团已经开始移动,但发射场上空仍有云层笼罩,本来刚才已经停息了的雨水,现在又悄然飘落下来。王永德再也难以控制自己的感情了,他几步走下台阶,站到草坪的中央,伸手试了试雨量的大小,然后又急切地朝发射场方向的上空望去,一种悲怆的情感搅得他心口发疼。雨点飘洒在他的脸上、身上,他竟然没有丝毫的感觉。朦胧夜色中,他那张被雨水打湿的脸,让人感到仿佛突然瘦了一圈。
6.下列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
选文出自 的 ,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
A.李鸣生 《飞向太空港》,王永德在卫星发射前夕悲怆、焦急的心情。
B.王树增 《飞向太空港》,王永德在卫星发射后失落、无助的心情。
C.李鸣生 《长征》,王永德在卫星发射前夕悲怆、焦急的心情。
D.王树增 《长征》,王永德在卫星发射后失落、无助的心情。
7.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飞向太空港》中,中国航天人成功地用“长征三号”火箭将美国的“亚洲一号”送入太空,这虽不是我国首次发射外国商业卫星,但它的成功仍震撼了世界。
B.此作品作者在采访结束后,形成了自己的观点,预言“红色中国”最后一定会获得胜利。
C.这部作品记叙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沿着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道路不断发展。
D.此作品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答案:
1.D
2. B A 中不是“小说”,C是《基地》的内容,记叙的不是“终期”,是“初期”,D这部是《太空一日》的内容。
3.A
4.C A应该是“长征三号”,B《飞向太空港》是报告文学,真实是它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不正确,D美国与我国即是对手又是伙伴
5.A
6.C
A 中国首次发射国外商业卫星,BD两项内容说的是《红星照耀中国》。
(四)
1.《飞向太空港》的体裁是(报告文学),这是一种介于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之间的文章样式,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它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
2.“亚洲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大人众志成城、团结协作的结果,其中担任发射现场总指挥的是(沈荣骏) ,指挥长是(曲从治) ,副指挥长是(胡世祥),气象处处长是(吴传竹)。
3.1990年4月7日,西昌卫星发射场用“(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发射美国与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
4、1990年在中国发射“亚洲一号”卫星之前,世界航天界发生了哪几件航天事故?
答:①1990年2月22日,欧洲空间局“阿丽亚娜—4”运载火箭,在法属圭亚那的的库鲁发射场升空后不到两分钟爆炸。
②1990年2月28日,由美国“亚特兰蒂斯”航天飞机释放的一颗侦察卫星在空中遭到解体。
③1990年3月14日,由美国“大力神—3运载火箭发射的“国际通信卫星—6”升空后未能按预定时间同第二级火箭分离。
5.为什么说1986年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大灾年”?
因为在1986年世界航天界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故:
①1986年1月28日在美国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发射的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生大爆炸。
②1986年4月18日,美国“大力神”火箭在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携带一颗价值五千万美元的军事侦察卫星发射升空,几秒钟后爆炸。
③1986年5月3日,美国用“德尔塔”火箭发射一颗气象卫星,因火箭发动机的故障而失去控制,升空后仅九十一秒便被地面指令摧毁。
④1986年5月31日,法国“阿里亚娜”火箭继1985年第十五次飞行爆炸后,在第十八次飞行中又不幸惨遭爆炸,发射被迫停止十六个月。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美国人被允许爬山,如同中国人领到了出国护照。见美国专家个个像刚刚逃出高校门的孩子,这天,上官世盘亲自陪同几位美国专家爬山。一路上见到什么都高兴,看什么都新鲜。他们一路游山玩水,一路谈笑风生,一路上还谈“亚洲一号”卫星。不知道什么原因,中美双方平时在小会议室里扯不清的问题。这天在大自然这个“大会议室”里,却谈得很是顺当,十分投机。……彝族兄弟说:“好,这只小羊就算你的了。我一定替你养好,你明年来这儿时,可别忘啰!” 然后,美国专家一手拉着彝族兄弟的手,一手抱着小羊,照了一张相。从山上回来后,美国专家无论大会小会,逢人便讲:“哎,有钱人吧,还老抠;没钱的人吧,还特讲义气。这儿不仅山好水好,人也好!”
(1) 中美双方平时在小会议室里扯不清的问题,如今却谈得很是顺当的原因是什么?
(2)彝族兄弟最感动外国专家的是什么?
答:(1)周围环境优美,是美丽的景色让谈判的双方都放松了紧张的心情,从而能够更多地去理解对方,谅解对方,所以平时扯不清的问题,现在却能谈得顺当了。
(2)①彝族兄弟体谅外国专家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进行卫星发射的辛苦。②彝族兄弟非常淳朴,重感情,讲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