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谋杀了一条泥鳅

   给公司老总当秘书,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老总脾气暴躁,性格怪异。不高兴的时候,不分场合,逮谁骂谁,而且骂得极伤自尊。无论是工作出错,还是上班开小差被她抓到了,开口就是:你也是上过学的人?我看连文盲都不如。
   有一次她要我复印材料,我没听清是复印一份还是两份,但不敢问她,怕听到她说那句“你今天没带耳朵?”我复印好两份,一份拿在手里,一份藏在身上,先给她一份,如果她开骂,我就再拿出一份。果然,她看到一份材料,正要破口大骂,我赶紧掏出怀里那份,才免了一顿骂。我对她的惧怕就到了这种程度。
   按我的性格,不要说骂人,就是瞪我一眼,我也马上闪人,可是那时我需要那份工作,我需要钱帮家里还债。我努力而小心翼翼地工作,没事尽量不在她眼前晃,她骂什么我都忍着。我知道她也是在忍受我,她眼里的不耐烦,就像她满头半寸长的头发,干脆、直挺。
   半年后,她终于对我下手了。那天上午,她拿了一篇发言稿,要我打印一份。我把打印好的发言稿放在她的办公桌上。下午,她向我要发言稿,我说已经放在她办公桌上了,她说没看见,我说电脑上存盘了,我再输一份就是了,可是电脑上的存盘不见了。
   那篇稿子是她第二天去参加一个政府举办的会议上要用的,会议对她至关重要。她说她的办公室除了她只有我一个人有钥匙,如果发言稿放进去了,不可能丢失。她没有说我故意弄丢她的稿子,她只说如果第二天8点钟以前看不到那篇发言稿,就请我离开公司。
   我没有吭声,很明显,稿子是她故意藏起来了,她想叫我知难而退,我还能说什么呢。我知道有个办法可以找回发言稿,输稿子时,第一份输出来后,我觉得字体不好看,顺手撕成四块扔进了垃圾篓,垃圾就倒在公司前面的斜坡上,等公司的人走了以后,我就去找。我心里仍抱着找到稿子留下来的希望。
   从黄昏到晚上9点,我把垃圾堆仔仔细细地翻了五遍,6张纸,被撕成24片,我只找到了18片。屈辱就像不时踩到的摸到的那些粘粘的恶心的垃圾,叫人发疯,叫人歇斯底里。我决定第二天主动辞职,但在辞职前,我要把发言稿打出来,没有找到的那部分,可以根据记忆写出大概的内容。为了鄙视她,我根据她对公司的了解,给她量身写了篇发言稿。 []
   我将两篇发言稿放在她的办公桌上,她到公司半个小时后,叫我去她的办公室,她第一次语无伦次地跟我说:我要原来的那篇发言稿,这篇发言稿跟原来的相比有19个字不一样,你写的发言稿很精彩,但是你工作太马虎,我不希望第二次发生这种事,你还是走吧。
   看着她那张令人绝望的脸,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情。
   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班上搞野炊,我让父亲到田里抓了半斤泥鳅,混着水装在一个塑料袋里。带到学校后,把打了死结的塑料袋放进床底的木箱子里,第二天拿出来时,发现所有的泥鳅都缠成一团,硬邦邦的,全部死了。老师说死泥鳅可以吃,我就把死泥鳅带上了。到了野炊目的地,把死泥鳅倒进盆子里,我惊奇地发现,还有一条泥鳅活着,尽管它的身体因为和其它的泥鳅缠在一起,变成了形,但是它非常畅快地在盆里游来游去,不停地游来游去。 []
   那天,在稿件几乎不可能复原的情况下,我凭借记忆让复原出来的稿件跟原件只差19个字。我努力了,我尽力了,可她,连一个让我主动辞职保留最后的一点尊严的机会都没有给我。当我看着她那张能毁灭一切希望的脸的时候,我想起了那条在缺氧的塑料袋里惟一幸存的最后还是被我煎了的泥鳅,我就像那条泥鳅。
   我仍能清晰地想起泥鳅下锅时的画面:其它死去的一动不动,只有它拖着形的身体拼命往上蹦,只蹦了几下就粘在锅底,在颤抖中死去。它是一条在缺氧的塑料袋里熬了一夜,在其它同伴都死去的情况下,在身体被挤压成形的情况下,顽强活下来的泥鳅。它应该有被尊重的荣耀,被放生的机会。不然,所有生灵求生的渴望、求生的本能、求生的努力、求生的挣扎全部失去意义。
   自从和那条泥鳅有了相同的“遭遇”,我的心里时常被那条泥鳅刺痛,有时痛得泪流满面。不是我矫情,我是真的很自责,我觉得我不仅仅是谋杀了一条泥鳅。而同时谋杀的了宽容、善良、对生命的执著,以及对勇者的尊敬。

计划不如实践

   上个世纪70年代,在美国加州萨德尔镇有一位名叫法兰克的年轻人,由于家境贫寒上不起学,他只好去芝加哥寻找出路。在繁华的芝加哥城转了好几天,法兰克也没找到一处容身之所。当他看到大街上不少人以擦皮鞋为生时,他也买了把鞋刷给人擦皮鞋。半年后,法兰克觉得擦皮鞋很辛苦,更重要的是不赚钱。
   于是他将擦皮鞋赚来的一点微薄积蓄租了一间小店,边卖雪糕边给别人擦鞋。雪糕生意比擦鞋强多了,欢喜之余,他在小店附近又开了一家小店,同样是卖雪糕。谁知雪糕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后来他干脆不擦鞋了,专门卖雪糕,并将父母接到城里给他看摊,还请了两个帮工。从此法兰克开始经营雪糕生意。
   如今,法兰克的“天使冰王”雪糕已稳居美国市场的领导地位,拥有全美7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在全球60多个国家有超过4000多家专卖店。 []
   巧的是,在落基山脉附近的比灵斯也有一位年轻人,他叫斯特福,他跟法兰克几乎是同时到达芝加哥。斯特福的父亲是位富有的农场主,农场主送自己的儿子上了大学,还读了研究生,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为一位大商人。就在法兰克拿着刷子在大街上给别人擦鞋的时候,斯特福正住在芝加哥最豪华的酒店里进行自己的市场调查。耗资数十万,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周密调查和精确分析,斯特福得出的结果是:卖雪糕。而法兰克此时已经拥有了数家雪糕专卖店。 []
   当斯特福将自己调查的结果告诉父亲时,农场主气得差点晕倒,他怎么也想不到,他的研究生儿子眼光居然浅薄到了卖雪糕的程度。斯特福经过再次对市场的精确调研后,还是觉得只有卖雪糕才是最好的生意。又过了一年,斯特福终于说服了自己的父亲,准备打造雪糕连锁店。此时法兰克的雪糕店已经遍布全美。最终,斯特福无功而返。世界上没有哪个成功是通过周密的计划得来的,而是一步一步通过实践得来的。

请别单独用餐

   抓住一切时机,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作者凯斯·弗拉基在其新书《决不单独用餐》中揭示的成功之道。
   弗拉基生长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农村,父亲是钢铁工人,母亲是清洁工。他依靠个人努力,特别是在与人打交道方面的超人才能,获得奖学金进入耶鲁大学,并获得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毕业后弗拉基进入著名的底特律咨询公司,很快做到了合伙人的位置,并成立了自己的咨询公司,成了业界白手起家的典型。在不到40岁时,弗拉基已经建立起一张庞大的关系网,其中既有华盛顿的权力核心,又有好莱坞的大牌明星,他自己则成为“美国40岁以下名人”和“达沃斯全球明日之星”。 []
   “记得刚进哈佛商学院的时候,我诚惶诚恐,实在不敢相信一个穷小子能跻身全美最高商业学府。一年之后,一个念头浮上心头:我身边这些家伙都是凭什么本事进来的?”弗拉基发现,善于同陌生人接触是成功人士区别于他人的重要标志,成功者善于主动与别人接触,建立起庞大有效的联系网络,并利用关系网开展工作,最终促进各方共赢。在《决不单独用餐》一书中,弗拉基总结出人际交往需遵循的原则。
   不要总想着怎么实现自己的目的。交朋友的要旨在于真诚和慷慨,一些为了拉关系而钻营的做法是种短视的行为,表面热情握手但却内心冷漠,这样的人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要办大事,既要考虑自己的目标,又要让那些对自己重要的人实现他们的目标,合作的基础是互利共赢。
   始终积极与外界保持联系。要始终关注周围人,通过身边小事发出积极信号,让别人感到你一直在关心他们,而不要等到需要帮忙时才临时抱佛脚。 []
   决不单独用餐。不管你是在公司工作,还是参与社区活动,不管在哪里,你都必须马上融入这个圈子,成为集体的一部分。要是自己单独用餐不搭理别人,那只能说明自身与他人和团体格格不入,这种孤立所带来的后果很可怕。
   不要害怕暴露弱点。与人积极接触、坦诚以待,难免会暴露自身的弱点。有人害怕这样,过于矜持和保守,从而丧失了与他人建立密切联系的机会,也同时丧失了无限广阔的发展机遇。
   弗拉基还以实际事例讲述了人际交往中的具体方法,比如如何在别人拒绝时挽回事态,如何给有戒备心理的人做工作,如何通过生活工作的小事让别人感动等等。弗拉基说:“这些芝麻小事往往不为别人所重视,但正是小事帮我取得了目前的成功。”

兔子不背乌龟的壳

   老总在我报到的第一天把我隆重地介绍给公司全体员工。从应聘那天开始,我从“千军万马”中搏杀出来,依靠的是我不俗的实力。
   “这是苏锐。”老总指着一个30岁左右略显腼腆的中年男子向我介绍。
   “吴同!”我伸出手去自报家门,我知道这就是我在公司的竞争对手,原来公司策划部惟一的策划人员。不过我并不把和苏锐的竞争放在心上,在面试时和老总的详谈让我掌握了一些关于策划部和苏锐的情况。
   “他只能做一些繁琐细碎的工作,”老总对我说,“所以我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加盟。”
   “能和你一起工作我很荣幸!”苏锐显然看过我的简历。他说:“我肯定能学到不少的东西!”
   “哪里,哪里。”我微笑着谦虚了一下。我知道,从我的简历上面,苏锐看到了他和我之间的差距,所以这场竞争从一开始就是乌龟在和兔子赛跑!
   开始工作后,我对苏锐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因为暂时没有e要做,所以策划部比较清闲。我在逐渐熟悉公司的产品和以前的运作,而苏锐则好像比我忙得多,每天都抱着电脑,边浏览边记录。经过苏锐的身后时,发现原来他看的都是一些在网上贴出来的同类产品的策划资料。果然像老总所说的那样,他是个缺乏创意的人。能发在网上的资料多半已经是“烂纸堆”,其中的套路各个同行都烂熟于心,这么做策划,岂不是穿新鞋走别人的老路吗?
   乌龟就是乌龟!我想,想跑赢兔子,只能是一个童话!
  
  1
  
   “这个方案要得很急!”老总递给我和苏锐每人一份材料,“你们有把握吗?”听着老总的简单要求,我知道,这是一个小e。不过这可是我初到公司的“第一枪”。以往的履历再出色,也只能代表过去,想证明自己的实力,这是我最好的机会。
   “没有问题!”我点点头,这样的策划只需要作出市场调查和市场判断分析,接下来应该很好运作。
   老总看着我满意地点点头,然后问正在仔细看着材料的苏锐:“你呢?”
   “试试看吧。”苏锐的语气不太确定。
   “好!今天是周二,周五的时候把策划书给我。”老总斩钉截铁地说。我皱皱眉头,3天根本完成不了最简单的市场调查,这个策划书让我怎么去做?可是自己又已经说过了没问题。
   尽管为难,我还是若无其事地走出了老总的办公室。坐在策划部的电脑前,我却不知道该如何入手! 3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由于没有做市场调查,我只写了策划书的一半,费用和效果预估根本无法完成。
   “你的怎么样了?”我问苏锐。他笑着点点头:“我已经做完了,正准备拿给老总。”
   “你看看这个方案怎么样?”老总看完苏锐的方案问我。接过厚厚的策划书,我简单地翻了翻,原来都是一些其他企业的策划书被苏锐整理写出来了。
   “这些办法都很陈旧了,没有什么新意!”我对老总说,“同行很多公司都做过,所以效果应该不会太好。”
   “还是试试吧,”老总看了我和苏锐一眼,“老办法也不一定没有效果。”
   看着老总安排苏锐去运作这次方案,我知道,我在竞争中失掉了一个机会。我没想到的是,苏锐的方案运作得比较成功。我下定决心,要在下次竞争中超过苏锐,显示自己的实力。
   随着业务的拓展,公司需要的策划方案多起来。不过我逐渐发现了一个弊端,因为策划部人手较少,公司给的出方案的时间又短,所以我以前做策划书的方法根本适应不了公司的要求。而苏锐则每次都能从“烂纸堆”里整合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逐渐地,公司里对我有些猜疑。我听到了一些流言飞语说我以前没有做过什么策划,能力其实不如苏锐,老总选择我进策划部,根本就是个错误。
   尽管老总没有流露出对我的丝毫不满,但面对同事的非议我忽然觉得,苏锐这只“乌龟”不但跑在了我这只自诩的“兔子”前面,而且我们之间的距离还越拉越远。
  
  2
  
   在一片非议声中,我们策划部接到了一个新的任务:公司准备在国内投产销售品牌男式衬衣。而我们,则负责做好衬衣上市的策划工作。
   新产品上市是一个需要论证的过程。那几天我观察着苏锐,发现他在网上下载了几乎全部能搜索到的衬衣策划的需要。这次我绝对不能再落后了,我暗下决心,既然公司是这样一个实际情况,那么我不妨也学学苏锐。按照我的市场分析能力和销售敏感度,即使同样是整合一些旧的策划书也会比苏锐出色。现在我急需要的是证明自己的能力,让公司的同事们看看,我并不是他们所说的那样沽名钓誉。
   我和苏锐之间的竞争悄悄地再次展开了。我也学他那样在网上下载了所有能搜索到的资料,然后一个案例一个案例地进行剖析,再结合目前衬衣市场的趋势,终于和苏锐在同一天把策划书摆在了老总的桌子上。
   “你们回去再考虑考虑!”老总看完了苏锐和我的策划书后不动声色地对我们说。看起来这次他对我们的方案都不满意。回到策划部,我和苏锐对望了一眼,然后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我看看你的方案!”
   苏锐的方案做得水平不高,远远不如我的方案,不过保持着他策划书的一贯水准和本色。前几次,他的策划书总是能顺利过关的,我的这份策划书无论在可操作性和效果上都远远超过苏锐的,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可是,老总这次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
   下班的时候,正在冥思苦想新策划方案的我接到了老总的电话:“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3
  
   “策划书做得不错,”老总让我坐下来对我说,“但不是我想要的。”
   我有些愕然地望着老总,不知道他究竟想说些什么。
   “你策划书的水平比苏锐的高很多,可我想要的不是你像苏锐那样整合一些过去的方案,我们聘用你,看中的是你具有很强的创意和个案操作能力,希望你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带动公司的发展,”老总盯着我说,“而不是要你放弃自己的长处,被一些老员工同化。有什么困难吗?”
   听了老总的话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一直看重和希望我能做出自己的东西来。我把策划部人手不够以及公司需要方案所给时间太短的弊端做了反映。老总说:“这样吧,我给你一次特权,你可以自由调配人手,来进行这次策划。告诉我你需要多少时间?”
   “一个月。”我思索了一下对他说。 []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调动人手组织了大规模的调查,并且通过分析,决定把这次公司推广衬衣上市的重心放在女性受众群体。因为调查分析表明,男式衬衣的选购者90%以上是女性。
   围绕这个重心,我们拍摄了系列针对女性消费者的广告,在各个媒体进行宣传。果然上市之后,我们的产品迅速占领了市场,并且成功塑造了自己独特的产品形象,也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老总将我提升为策划部经理、并对策划部进行重组的时候,公司上下全体同事都没有丝毫的异议。 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是老总和我的那番谈话,也许我现在还在为自己做不出业绩而苦恼。也许我这只跑得飞快的兔子,会永远背上影响自己成绩的“乌龟壳”。

找到适合你奔跑的那双鞋

  少年时代,父母为他选择了文学之路,但老师却对他下了这样的结论:该生很用功,但过分拘泥,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改学油画,虽然十分认真,可成绩差,进度慢。后来,一个化学老师发现他总是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件事,于是,这个化学老师建议他改学化学,并相信他会取得好成绩。
  这一次,他智慧的火花果真被点燃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胜人一筹。他的名字叫奥托·瓦拉赫,诺贝化学奖得主之一。
  穿上了一双不适合自己的鞋子,即使它昂贵精美,跑起路来也会很痛苦。只有拥有一双适合自己奔跑的鞋子,才会跑得更快,更远。
  曾经有一个被老师们公认的“问题”孩子,被好儿所学校像踢皮球一样踢来踢去。开始,他也屈从于外界的评价,认为自己非常笨。长到十几岁,他发觉自己天生对文字反应迟钝,但对图形很舶感,于是,他开始了独特的自娱自乐——画画,在学校里画,回到家里也画,书上、作业本上,只要有空白的地方都被他画得满满的。
  居来,有一家媒体发现了他,并为他开设漫画专栏,渐渐地,他声名鹊起,成了专职漫画家。
  他就是朱德庸,25岁红透宝岛。他的《双响炮》、《涩女郎》、《醋溜族》等漫画集一直畅销。现在,根据这些漫画作品改编的电视剧正在热播,“朱德庸”三个字更是炙手可热。
  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寻找的艺术,在奋斗的路上,你若能看清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找到适合自己奔跑的那双鞋,也许就成功了一半。

坦言失败的魅力

  1925年,大作家沈从文被当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聘为该校讲师。
  沈从文时年26岁,学历只是小学毕业,闯入上海文坛时间虽不长,但颇有名气。
  名气毕竟不是胆气。在他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时候,除了原班的学生之外,慕名而来听课的人也很多。面对台下座无虚席渴盼知识的学子,这位大作家竟然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慢慢平静下来,并开始讲课。可原先准备好要讲授一个课时的内容,被他三下五除二仅仅在10分钟内就讲完了。
  同学们自然纳闷:这离下课时间还早呢,剩下的时间该怎么办?
  很有自知之明舶沈从文,没有天南海北地信口开河来硬撑“面子”,而是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道:
  “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
  这句老实的“坦言失败”的话刚刚写完,立刻赢得同学们善意和原谅的欢笑与掌声。
  胡适深知沈从文的学识、潜力和为人,在听说这次讲课的经过后,不仅没有批评,反而不无幽默地说:“沈从文的第一次上课成功了!”
  坦言失败的真诚,当然不是随机应变的智慧,但它具有比智慧更加诱人的魅力。有些凭借随机应变的智慧难以收场的局面,坦言失败的真诚却能轻而易举地将其划上都能接受的句号。

为梦想打工

   齐瓦勃出生在美国乡村,只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15岁那年,家中一贫如洗的他就到了一个山村做了马夫。然而,雄心勃勃的齐瓦勃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新的机遇。
   三年后,齐瓦勃来到了钢铁大王卡内基属下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一踏进建筑工地,齐瓦勃就下定了决心,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当其他工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太低而怠工时齐瓦勃都在默默地积累着工作经验,并自学建筑知识。 ()
   一天晚上,同伴们都在闲聊,惟独齐瓦勃躲在角落里看书。恰巧公司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经理看了看齐瓦勃手中的书,又翻了翻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第二天,经理把齐瓦勃叫到办公室,问道:“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对吗?”齐瓦勃认真地回答。经理点了点头,不由得仔细打量起眼前这个貌不惊人的年轻人。不久,齐瓦勃就升为技师。打工的同伴中,有人讽刺挖苦齐瓦勃,他回答说:“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我们只能在业绩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得到机遇。”抱着这样的信念,齐瓦勃一步步地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上。25岁那年,齐瓦勃又做了这家钢铁公司的总经理,承担起建设公司最大的布拉德钢铁厂的重任。凭着非凡的努力,齐瓦勃于两年后成了这家工厂的厂长,并逐渐成为卡内基钢铁公司的灵魂人物。几年之后,他被卡内基任命为钢铁公司的董事长。 ()
   齐瓦勃担任董事长的第七年,当时控制着美国铁路命脉地大财阀摩根,提出与卡内基联合经营钢铁。开始时,卡内基没理会。于是摩根放出风声,说如果卡内基拒绝,他就找当时居美国钢铁业第二位的贝斯列赫母钢铁公司联合。这下卡内基慌了,他知道贝斯列赫母与摩根联合,就会对自己的发展构成威胁。一天,卡内基递给齐瓦勃一份清单说:“按上面的条件,你去与摩根谈联合的事宜。”齐瓦勃接过来看了看,对摩根和贝列斯赫母公司的情况了如指掌的他微笑着对卡内基说:“你有最后的决定权,但我想告诉你,按这些条件去谈,摩根肯定乐于接受,但你将损失一大笔钱。看来你对这件事没有我调查得详细。”经过分析,卡内基承认自己过高的估计了摩根。卡内基全权委托齐瓦勃与摩根谈判,取得了对卡内基有绝对优势的联合条件。摩根感到自己吃了亏,就对齐瓦勃说:“既然这样,那就请卡内基明天到我的办公室来签字吧。”齐瓦勃第二天一早就来到了摩根的办公室,向他转达了卡内基的话:“从第51号街到华尔街的距离,与从华尔街到51号街的距离是一样的。”摩根沉吟了半晌说:“那我过去好了!”摩根从未屈就到过别人的办公室,但这次他遇到的是全身心投入的齐瓦勃,所以只好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
   后来,齐瓦勃终于自己建立了大型的伯利恒钢铁公司,并创下了非凡业绩,真正完成了他从一个打工者到创业者的飞跃。

一辈子的笑话

   周日的下午,经理电话急召部门每个人。大家赶在一个酒店的包房里会面,谈及聚餐陪人喝酒,每人脸上都露出难色,这年头最怕的就是吃饭,可一不留神,自己也成了不可推托的陪酒资源。
   经理热情地领着一位远方的重要客户到来,大家的欢迎掌声却稀稀落落的。面对着一桌子的山珍海味,大家的筷子都很少动,客户微微有些尴尬,沉闷的气氛中,经理端起了酒杯:我给大家讲一个笑话吧,这个笑话是我前三十年听到的最好的,而且今后我可能要靠这个笑话活一辈子。 ()
   听了开篇语,众人大眼瞪小眼:不会是那个讲了无数遍,几乎人人都可以背下来的笑话吧?不错,就是那个笑话。经理这回讲得特别认真,吐字清晰,饱含感情。经典不愧是经典,尽管知道结局,大家还是被逗得笑容绽放。而那个客户可能是头一次听到这个笑话,他反应最强烈,笑得前仰后合,肆无忌惮,全然没有了那种外观上的尊贵和内敛。 ()
   酒桌上的气氛活跃起来,快乐开始在酒杯间荡漾传递,距离感消失无踪。这顿饭吃得很成功。
   几天后,公司和客户签了一份很大的合同。在欢送客户的会上,他和我们每个人握手拥抱。我们对客户的热情感到不可思议,还是客户用一个故事揭开了谜底:
   “大约在宋朝的时候,一个外地的官员进京拜会宰相。在客厅里左等右等,也没有看见宰相出来接见。正纳闷儿,听见内堂里传来不成腔调的戏文,让人忍俊不禁。官员好奇,细窥之,原来在内堂中涂着花脸、穿着戏服、状貌如小丑、不时若癫似狂的人正是平日里不怒自威的宰相大人。外官对自己看到的这一幕感到惊讶。等宰相出来,外官嗫嚅几次不知说什么好,宰相开了腔:‘你一定是对我刚才的举动感到好奇吧?其实你只看到了我的表演,你没有看见我的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就坐在我对面,只有在我表演时,她才能开心一笑。我每天在外人面前是位高权重的当朝一品,而在我母亲面前,不过是一个逗乐的小丑。’”
   这个故事曾经很感动客户,所以他一直认为,凡是能放下自己的架子,卸下虚伪的外套,真诚为亲人和朋友带来欢笑的,就是最可尊敬的人。那天的饭桌上,我们的经理扮演了一个天使的角色,每个人都在为生活的琐事发愁,而且传递着忧愁,只有他发散了快乐。一个笑话其实只是一个引子,在郁闷的时候,经理把它拿出来,娱己娱人。事后我们听说,经理是在刚刚听到儿子高考落榜的消息后赶到饭厅的。因为这一原因,客户更认定经理是最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从那件事以后,我开始注意收集笑话和有趣的故事,每隔一段时间就筛选出最精彩的一个,时刻准备着讲给亲人和朋友听。好心情也许就和命运一样,惟一的办法就是在内心里点灯,把好的品质点燃,把光明点亮。那盏灯就是快乐,而快乐的来源也许就是那个我们一辈子可以依靠的笑话或者故事。

意料之外的成功

   1922年,我从加州大学表演系毕业后,独自一人来到纽约投奔我儿时的好友艾芘,渴望能在百老汇的话剧舞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然而,在百老汇,没有哪一个剧团愿意给一个没有背景、又不是选美冠军的女孩机会。经过十多次面试之后,我的积蓄越来越少,不得不到一家餐厅的衣帽间打工,靠每周七十多块钱的收入勉强度日。终于,父亲在电话里说,如果到圣诞节我还是无业游民,就必须回家到他的公司上班。
   刚巧这时艾芘所在的剧团有一个空缺,她为我争取到了3分钟的试演机会。我决定和命运最后赌一把。我用最后的一点钱买了当天夜里的返程机票,心想:如果选上就留下,选不上,就立刻坐飞机回家,让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梦想从此结束!
   那天上午,我早早来到排练场,结果发现有十几个窈窕淑女排在我前面,我是第17号,要到下午才轮到我。看着一个个穿着入时、形象姣好的候选人,我简直是“鸡立鹤群”。
   中午,我想到了百老汇大街上的百欧思则,那里是嬉皮士和著名人士的聚集地,据称是纽约最地道的意大利餐馆。既然留下来的希望渺茫,最后去感受一下百老汇的气氛也好啊。走进餐厅,看到女招待递过来菜单,我这才意识到这里的价钱比一般餐馆贵了好几倍。而买完机票我只剩5元2角钱,连付小费可能都不够。我小心翼翼地对一脸不耐烦的女招待说:“呃,还有再便宜些的菜吗?比如什锦色拉之类的?”“对不起,没有!我也不为乡巴佬提供服务。”人高马大的女招待有意把尖利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其他客人不约而同地抬起头看着我们。我从容自若地站起身,微笑着说:“没关系,我刚巧也不接受势力眼的服务。”四周传来一片笑声,我甚至听到有人在鼓掌。
   “我也是,”坐在我邻桌的一个长着络腮胡子的大个子一边鼓掌一边说,“看来我们要另找地方吃午饭了。”他走过来很礼貌地为我拉开椅子,和我一起昂首阔步地向大门走去。满脸乌云密布的女招待这时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悻悻地对我说:“从来没遇到过像你这样的家伙。”我开心地回答道:“那是我的荣幸。”然后头也不回地跨出了百欧思则的门槛。
   站在大街上,我和大个子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我知道一个做地道的意大利粉的地方,绝对不超过5元!怎么样,要去吗?”几分钟后大个子强止住笑建议道。也许是被他的幽默感染了,也许真是饿昏了头,我听见自己说:“为什么不!”
   十分钟后我们坐在一个狭窄却整洁的小店里,店主的英文不敢恭维,但他端出的香肠粉则刚好相反———是我有生以来吃过的最地道的意大利粉。大个子显然是这儿的常客,一边吃一边给我讲这家老板的趣事。饭后店主的小儿子为我们端来甜点。也许是首次做服务员太紧张,他不小心碰翻了大个子的杯子,柠檬茶溅了大个子一身。尽管我和大个子再三安慰他,但那可怜的孩子仍然满脸沮丧和歉意。趁着大个子没留意,我一回手把自己的水杯也打翻了,顿时地上又出现了一大汪水,我的衬衫袖子也被弄脏了。“啊,对不起!我都二十多岁了,还经常碰翻东西,如果你爸爸问起来,请代我向他道歉。”我故意大声说,小家伙终于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
   一抬头看见大个子正专注地盯着我看,显然我的小伎俩没能瞒过他的眼睛,不过他装出什么也没看到的样子,很快转移了话题:“这么说你大学毕业了,打算干什么?”“嗯,我想演戏。不过我最大的问题是一张嘴观众就笑个不停,不管多惨的悲剧,只要我一说台词,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人笑。”我沮丧地说。大个子感兴趣地盯着我的脸,仿佛想从上面找到宝藏似的。“我今天下午还有最后一次试演机会,如果不行,晚上我就回老家。”“有多大把握?”大个子关切地问。“我有95%的把握———95%的把握被淘汰。哈哈!”我一副蛮不在乎的样子,其实心里一点儿也笑不出来。
   我们各自付过账(留下小费后我还剩2角钱!)在店门前道别时,大个子突然说:“作为感谢,你不介意带我去看你试演吧?”“当然不介意。只要你发誓到时候一定不要笑。”
   一小时后,我面对几位导演,朗诵自己精心准备的台词。但即使是外行也看得出气氛有些不对,本来是狄更斯的经典悲剧,但台下却传来阵阵笑声,只有艾芘和后排的大个子努力做出严肃的样子,但我可以看到他们眼睛里仍有抑制不住的笑意。试演后我得到剧团秘书一个简单而礼貌的答复:“一有消息,我会立刻联系你。”我知道我已经没戏了。 ()
   艾芘送我到剧院门口,眼角还带着笑意:“嗨,格丽斯,刚才那几个导演都说你是喜剧天才呢!要不要再留下一段时间,看有没有试演喜剧的机会?”我强作笑脸答应着,心里却酸酸地痛。我最后的希望破灭了,大家都在笑我,连老友艾芘也开始嘲笑我了,所谓“试一试喜剧”,无非是想婉转地告诉我:“你没有演舞台剧的天赋,该适可而止了。”离飞机起飞还有五个小时,我知道是回家的时候了,虽然没在百老汇找到机会,但能和一个有趣的家伙一起吃顿饭也挺值得,确切地说自从毕业以后我还是第一次这么开心和放松。
   这时我才猛然记起大个子还在排练场里,刚才我从后台出来时忘了和他道别了。虽然我此刻心情很不好,但我还是决定和他道个别,因为我觉得就这样不辞而别是不礼貌的。让我做梦都想不到的是,正因为我的这个想法,我的后半生因此被改变。 ()
   我正要回去找大个子时,却看见他手里拿着一叠表格从后台出来:“格丽斯,我是乔治·贝恩姆。因为中午吃饭时我刚演出完,还没来得及卸妆,对不起。”说完,他取下了粘在脸上的络腮胡子。我的嘴张成“”字型,天啊,没错,他竟然真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喜剧“新王子”乔治·贝恩姆!他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大个子,不,乔治微笑着说:“我马上要去新泽西的纽瓦克巡回演出,需要一个搭档。这儿的导演是我的好朋友,让我看了你的申请表,我觉得很合适。怎么样,要试一试吗?”
   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拼命地点头,觉得心像张开的帆一样一点点地鼓起来。
   很快,我就不可阻挡地“红”了,一年后,“格丽斯”这个名字在美国已经家喻户晓。

将军为什么输给了士兵

   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后,陶克将军竞选国会议员,他的对手是他当年手下的一名士兵,名叫约翰·海伦。一位是功勋卓著的将军,一位是普普通通的士兵,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胜利一定属于陶克将军。
   竞选演讲开始了。陶克将军的演讲慷慨激昂,他说:“诸位同胞,还记得17年前那个激战的夜晚吗?我率领士兵到茶座山狙击敌人。那是多么艰苦的战斗呀!但我从没想过退却,因为我知道,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正义和自由,我愿意付出所有,包括生命。我三天三夜没合眼,血战之后,我竟躺在树林里睡着了……” []
   比起陶克将军的演讲,约翰·海伦的演讲要朴实得多,他说:“亲爱的同胞们,陶克将军说得不错,他确实在那次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我当时只不过是他手下的一名普通士兵,和他一起出生入死。那次,他在树林里入睡时,我就站在他的身旁守护他。当时我携带着武器,饱尝寒冷的滋味。还时刻准备着用我的身躯为他挡着随时会射来的子弹。我在心中说,我是一名士兵,我要保护将军的安全……” []
   约翰·海伦的演讲赢得了民众热烈的掌声,他出人意料地赢得了选票和最终的胜利。
   约翰·海伦之所以能在竞选演讲中获胜,原因在于他的演讲听起来更真实、更亲切。他虚心地承认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士兵,这样就拉近了与广大民众之间的距离;作为一名普通士兵,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他仍能坚守自己的岗位,兢兢业业、尽忠职守,让人觉得他更值得信赖。陶克将军在竞选演讲中,列举了自己的赫赫战功,言辞慷慨激昂,但是他的演讲始终保持着对民众的一种高姿态,不能给人以亲切、真诚的感受。因此,失利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