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上

  吉圆圆今年高中本省理科状元,并被清华大学录取。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转眼传遍了吉家庄周围的村村寨寨。从吉家庄到风华县城,再从风华县城到蓝丰市都沸腾了。

  吉圆圆家里的电话铃声响个不停,首先是亲戚朋友的欢声笑语接连不断,接着是学校和政府的祝贺电话纷至沓来。班主任阚老师也在这一刻成了名人,被推举为风华县最具影响力的名师,吉圆圆就读的风华一中也因此名声大振,一月之内,连续受到县、市两级政府的两次嘉奖!

  转眼就到新生入学的时间了。这天,吉圆圆正准备收拾行囊,开赴北京就读。突然,他接到阚老师的电话,说风华一中、县教育局、县政府、市政府的领导要来他家祝贺,还说领导们要向他颁发奖金。

  吉圆圆自然很高兴,他忙将这一喜讯告知父母。父母听后,在高兴之余,又开始犯愁。他们愁的是,领导们来了拿什么招待?

  还是吉圆圆的父亲比较老道,他忙打发圆圆的舅舅到镇上定了两桌饭。转眼,县领导的车先到了。因为县政府距吉家庄只有20公里的路程,而市政府到这儿至少有50公里的车程。胡县长先向吉圆圆父母道喜,说他们培养了一个好儿子,为本县争了光。然后,胡县长又说,他带了两万元的现金,等海市长一到,就由市长亲自为圆圆颁发这笔奖金。圆圆的父亲听后,客气地谢过胡县长,说:孩子的成长全仰仗风华一中的老师们的培养,尤其是班主任阚老师功不可没。阚老师一听,忙说:都是王校长执教有方!王校长听后不断摇头,说:是教育局高局长领导有方。高局长听后又转向县长,说:还是胡县长英明,如果没有胡县长的英明领导,我们是不会有这样的好成绩的。胡县长听后,遗憾地说:可惜海市长还未到。

  在场的人都偷偷地笑了起来,县长本人也好像有些不自在,邻居毕有成竟然笑出了声。

  这时,又有两辆奔驰车带着尘土呼啸而来,领导们马上蜂拥而去。待尘埃一落,从车里走出的是海市长。海市长先和县上的领导们一一握手,然后,匆匆迈步走向吉圆圆的父母,他说:恭喜我们的状元,恭喜状元的父母,吉圆圆这一成绩的取得全是……

  未等海市长说完,邻居毕有成抢先笑着问:海市长是不是要说,这一成绩的取得全是省长的功劳?

  海市长听后,不由得他瞪大了眼睛。

新校长上任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不假,红星的新上任校长就在学校点了好多把火。这位新校长王志原是县一中的副校长,到红星中学任校长,这是县委书记钦点的将。送走了组织部和教育局的领导,王志给每位教职工发了个“利是”,赢得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天天换校长就好了。”一些老师玩笑说。

  第二天,王校长就树理想、增自信、多积善、养良习等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同时鼓励大家为学校兴旺献计献策,多写信投校长信箱,多作沟通,表示会虚心听取,及时回复。一连几周,校长很少在办公室呆,足迹遍布校园角落。他听教师谈看法,嘘寒问暖;找学生听心声,慈善关爱。校道上捡垃圾,草坪上修树枝。赢得了师生的一片赞叹。他言出必行,每天回复学生来信,让学生深受感动,竟让几位女生痛哭流涕。深受学生爱戴。政教处的李主任更是在周一升旗后对全校师生讲:“大家记住这个日子——十月十六日,这是王校长到红星的日子。王校长来了,是红星的希望。他必将带我们把红星引向繁荣、壮大。”

  两周后,王校长主持召开了全校的整顿校纪校风的誓师大会,请来了县委和教育局的领导亲临观摩指导,同时请电视台在当晚作了报道。

  之后,他指示校团委发出“弯腰工程”的倡议书,号召全校学生积极投身“拾起垃圾,养成美德”,“爱我校园,洁我心灵”的活动。有效遏制了学生乱扔乱丢垃圾的势头。在后来县卫生检查评比中被授予“卫生标兵单位”。

  一个月后,在行政会议上,王校长说:“我来红星一个月了,这一个月,我是带着感动走过来的。来之前,我担心红星的教师的工作难做。来了,我看到的是我们红星老师工作勤勤恳恳,认认真真,热情洋溢。这的补贴没有一中的四分之一,且久拖不发;奖金也也没有一中的三分之一,可工作热情不减,工作方法更灵活多样,更耐心细致。有这样的老师,我们何愁工作做不好?关键是我们怎么管理。一个月来,我感到学校最迫切的就只有两个字:改革。现在的状况是,人浮于事,有人没事做,又有事没人做。必须改革,一定要做到人人有责任,个个有事干,大家齐抓共管才行。”

  周一下午是学校教职工的例会。会上,校长宣布了几项改革:一,变线性管理为线块结合,由各处室和年级部联合管理,年级部相当于学校的分校。接着任命了各年级部的正副主任。每个年级部四五个正副主任,正主任由处室的正或副主任兼。二,由于住宿生管理多头又不到位,学校决定增设宿管处,负责宿舍和食堂管理。接着任命了四个正副主任。三,加强校门管理,防止不法分子混入校园。为此,学生统一穿校服和佩戴校卡,不按要求穿校服和戴校卡的一律不准进校园。各年级做好校服征订工作,每生三套冬服三套夏服。四,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周一由行政干部轮流作国旗下的专题报告,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五,加强考勤管理,行政干部实行上下班签到制度,班主任实行上下午和晚修签到制度。六,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的关键,班主任工作很辛苦,政策要向班主任倾斜,学校决定增加班主任补贴,每月增20元。七,加强课堂管理,值日领导加强课上巡视,加大对旷课的处罚力度,旷一节课扣150元,请假包括病假每节扣40元。订校服和做校卡,班主任收钱忙得不亦乐乎。

  不久,在全校教职工的大会上,校长宣布各处室的主任换岗的决定,同时任命各处室正副主任,一直管政教的李主任换到了教务处,而教务老到的原主任却调到了政教处。这决定很是让老师们大惑不解。事后,李主任愤愤地说:“我没钱送啊。”老师们算了一下,每个处室有四五个主任,基本上是五官科,比原来增了一倍多,加上年级部主任,管理干部高达60人。老师惊奇地发现,被提拔的主任们,大多是平时吊儿郎当又有点关系的,好多是以前想做做不了的,而那些经常在县市省各级竞赛获奖为学校争得荣誉的老师一个都没有被提拔。不久,老师们又发现,各个处室又增加了二三个年青人。对此,老师们议论纷纷:“几十年辛苦不如走次夜路。”“嫡系真是嫡系,果真得了真传。书记到龄了,上个月把全县的镇和局的正副官员都换了个遍,连科级的学校都不例外,×××学校的×××副校长就是要调,花了一万块才不调了。”“又批发又零售,不是真金位不到手。”“喂,还有些处室不是五官科哟,等你呢。”“何止,工会还欠副主席呢。”“也还差个副书记。”“副校长也少一个。”“你要想,总能安排你,做好准备吧。”

  过了几天,校长上班的车由天籁变成了凯美瑞,校长解释说,车是县委批钱给他买的,不超支,还省了很多。人们又议论纷纷。“学校负债千多万,还真是不差二十万。”“不是说吗,单位没有钱,领导坐丰田嘛。”“高考奖和中考奖还没发呢。”“我们办公没电脑连张纸都没有,可买车就是不差钱。”“无纸办公嘛,环保。”“学生的桌凳都没法用了,也不买。”“厉行节约,修修补补又三年。”

  学校每周都开行政会议,会后,老师们总见高中层干部在门口集结。后来才知道是去开餐,于是人们美其名曰“酒会”。教职工的大会原先安排在周一下午第三节课,王校长说不能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于是改在了周一晚上。每次开会总会有人请假,原先是跟考勤的领导说一声就行,王校长为严明纪律改为由他批,结果一开会接请假电话都接到烦,后来改为有事就开,约每月一次,可班主任的不少,每周至少一次,有时二三次。老师们好奇,问为什么开这么多会,有人说,初三年级部主任向校长汇报说这周开了三次班主任会受到校长表扬。原来如此。有老师戏说:“会不会,先开会;开了会,不怪罪;出事也有记录来顶罪;责任全往下边推。”

  到第二个学期,高考和中考的奖金也没有发下来,大概的确是取消了。老师们发现,中层以上领导的补贴每月约增了四百,而老师的一分不多,班主任嘛,说是增了20元,可实际旅游取消了,反而是减了几十块——朝三暮四,把班主任当猴耍了。连期末的资金都少了三百。

  王校长开会就说,学校面貌已焕然一新,修了围墙,建了舞台,搭了文化走廊,不花学校一分钱,全都是向上面要的款。老师们听了差点喷饭,其实,这钱哪个学校都拿到,就是红星拿最少。舞台原本也有一个,只是换了个位置,结果花了50万元。

  每次开会,校长都喊穷,说头发都让追债的追白了。上任不到两年,学校的债务增了一倍。这更是让老师们百思不得其解的。

  时间长了,校长也不说感动了,也不听说哪个女生感动了。人们也发现,校长不再弯腰了,校园的纸片也渐渐多了。

戴卡风波

  在教师大会上,李校长宣布:“为加强学校的日常管理,下周开始,全体师生一律佩戴校卡进校园,只要在校园都必须佩戴。各年级部加强人手检查佩戴情况,一旦发现不按要求佩戴一律严肃处理。”会后,老师们议论纷纷。“这个美其名曰‘持证上岗’。”“这可是代表证,人家中央领导还戴着开两会呢。这回我们天天当代表。”“卖猪仔没听说要标签。”“人家买猪仔的人识货呀。”“我们是明码不标价。”“我们是有市无价。”啰嗦归啰嗦,啰嗦过后还是要执行,下午大家就把相片交给了政教处办卡。

  周一一大早,校长就戴上醒目的校卡来到校门口检查佩戴情况。十几个中年老师都佩戴醒目,校长看了很满意。这时走来两个青年老师,但他们都没有佩戴校卡,校警拦下询问,校长忙走过去问:“为什么不佩戴校卡?”“早上太赶了,什么都给忘了。”“下次可要记住了。”黄老师跟着走了进来,胸前戴着校卡,校长见了高兴地说:“都是老教师做人表率。”话刚说完,校警拦下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教师,问他要校卡,校长走过去,老教师翻着包,自言自语地说:“刚才还在的,怎转眼就丢了呢?”又按了按口袋,还是不见。校长见他手上拿着东西,说:“在手拿着吧。”“哦,真是,你看我这记性。骑驴找驴。唉。”

  黄老师来到办公室,看见一半人没戴,指着搭档说:“你不戴校卡,严肃处理。”搭档答道:“没当代表,努力靠拢。”另一位老师也指着一个没戴校卡的老师说:“不戴校卡,成何体统?”“你不是军统,又非中统,管何体统?”“不戴校卡,扣你奖金。”“经济困难,无金可奖。”“我不过想让卡歇歇而已。”“李小双吊吊环还得下来歇歇呢。罪过。阿弥陀佛。”老师们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调侃起来。

  约十点钟,黄老师没课了,他想起有张单要请校长签,就来到校长室。室内,书记和一位副校长并排与校长对坐着,交谈着。他不好意思打扰,就立在那等。“早上好。校长。”随着声音,走进一位脑满肠肥的中年人,校长见了,忙站起来,只听“咔,啪。”两声,校卡卡着桌沿弹起打在校长的下巴上。脸瞬间红了起来。“您好,您好。”校长忙伸手来握。“你值日?”“不是。是全体师生都戴。我身为校长,应为人师表。”“真是好表率呀。”

  第二天早上,校长依然在门口检查校卡。这天,共有21个老师忘记了佩戴。上课了,校长到教学楼巡视,看见一个青年老师没戴,问他为何不戴。他理直气壮地说:“我让它给害苦了。在桌边卡了两次,打了我两次耳光,这不,带子给扯断了,扔在桌面上了。”走到另一个办公室,也发现一个青年老师不戴。他问:“你为什么不戴呢?”“要是值日领导戴,也许人家知道是领导,吓唬吓唬调皮生也许有点儿效。我戴,有什么意义?”青年老师不屑地说。“你不戴,校警怎么知道你是老师啊?”“我有学生那么嫩就好啰。”“要是社会青年混进来怎么办?”“小人要进也缺这个。吓君子罢了。”“你怎找那么多借口呢?”“你不发钱,不老是说困难吗?”“那,那是事实啊。”“事实是校警认识我。”“认识也要戴。”“想扣钱?要扣了就不用发了,真省。”

  第三天,校长找一位副校长。副校长见校长进来,忙站起来,咔的一声,带子在抽屉的缝中夹住了。“小心哦。”副校长脸红一下,笑着对校长说:“第三次了。真有点儿不方便。”“慢慢就习惯了。总有个过程的。”

  第四天,校长在门口发现又有二十多人没戴,都说忘了,有课,走啦。晚上,教职工的大会上,校长对佩戴校卡一事讲了三次:“这是制度,关系到我们能不能为人师表的问题。不管方便不方便都必须戴下去。”

  有校长查,大家都在门口戴着进来,可进来后有人就摘了下来。有人似跟校长捉迷藏,见了校长就戴,一过立刻摘下来。

  第五天,校长在副校长室和几个处室都发现下属们在站起来时被卡的情况,他都是说句“小心点”来安慰。此后的几天检查,没戴校卡的老师偶有所见,说是忘了也属正常。

  两周后,黄老师找书记找到校长室。在那,他再一次见到校长的校卡被卡。旁边的副校长说:“你还没习惯呢。”“大意了点儿。没事。”

  又一周后的一天早上,黄老师赶来上早读,在办公楼,他看见了一个腆着肥肚的人,似等人的样子。吱的一声,校长的车停在他的面前。他走上前,喊:“早上好。”车门开了,校长的脚下来了,可人没出来,“啊”的一声。“怎么啦?”“没什么。卡住了。”“慢点,慢点。”啪的一声,“哎哟。”“没事吧?”校长出来了,捂着手,被胖墩扶着走上楼去。卡,掉在了地上,竟有一点血滴。

  这一周,校长没在门口检查过一次校卡。似乎,没戴校卡的老师多了。

  一周过后,很多老师都注意到校长的胸前没戴校卡,也许是忘了,有事急了,忘一二次也是有的。

  又过了一周,大家都发现了:校长的胸前的的确确没戴校卡。此后,校卡就再没有出现在老师们的胸前。

一抹阳光,我姓黄

    黄,是有彩色中最亮的,属性温暖,是快乐的颜色。我这姓黄的老师也是与人为善、积极向上的乐天派,但走进幼教班课堂的所见、所闻时常让我郁闷丛生,乐不起来。

        上一次课,学生大多没带书,我只得即兴把上学期内容复习一遍,然后再在黑板上画了三幅画,让学生临摹,提高造型表现能力。下课时我特别强调:这学期没有新书发,必须把上学期的书带来继续用。

        今天进课堂一看,竟然3/4的人没有书。点了几个人:班长、团委书记、课代表、劳动委员,一个都没带(没有学习委员)。有的说丢在家里,有的说丢在寝室,都不是理由,毕竟隔了一个周末。

        这节课打算“纸上谈兵”,鉴赏书本上的中国古代绘画,没有书,也没有多媒体,如何上?这些孩子,真不想好啊?不爱学习、不尊重老师、不遵守纪律等等,生气的理由一大堆,通过怒叱、罚站来警醒她们那是必须的。但今天我看着那些无所谓的表情没有生气、发怒,却哈哈笑了起来——都是我的错,课上得不好,没多少人喜欢!

        ——小姐们伤不起啊!

        跳过书本的鉴赏内容,就是“展示我们的创意和能力”部分,学的是图案设计。本来我对这部分的教学也有新的想法,就是延续上学期剪纸的学习,把点、线、面、色的构成结合手工来学习,实际上就是生活环境的装饰美化。过去,这部分的教学都是要求学生在纸上作业,这次我打算要求她们直接在废旧物品(比如酒瓶、包装盒等)上作业,变废为宝,立意创新,低碳节能。这节课就先打个底子吧。

        于是,我顺手从课桌上拿来一个学生的饮水瓶,将其形状画在黑板上,然后从上到下,运用点、线、面、色进行装饰美化;再画出一个人物的框架,从头到脚同样进行装饰美化,边画边介绍,边画边提问,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抽象造型的方法步骤最后让学生以《春姑娘》为题,画一幅黑白装饰画。

        学生们在我的示范引导、巡视指导和不断地督促中,基本上每个人都动起手来。虽然她们画得很生疏甚至幼稚,但毕竟都学习起来。有两个学生画得太小,也十分简单,明显是胡差事,疏懒所致。我笑着说: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比你们画的也好,你这样胡,将来幼儿园的小孩子也看不起你啊?这倒让她们不好意思起来;我拿过纸笔,一笔一划地画给她们看,后来她们真的认真起来。

        放学时间到了,隔壁班的同学吵吵闹闹地走过窗口,她们竟然没有注意到——忙着做事哩。这正是我所要的效果。

        虽然学生们的学习并不是我所期待的那样积极认真,但整个下午的课还算是上得比较开心——说说笑笑之“哄”字诀还是有效。我认为这是我的进步,在职业教育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不可气馁,不必急躁,更不要走极端,要有一个阳关的心态,快快乐乐,一切问题都容易解决。

       “乐学”之理大概就在于乐了愿学,边学边乐,学了乐了,乐了爱学吧。孩子们,想说爱你也容易。

       所以,我对自己说:我姓黄,阳光那颜色。把阳光播种到哪里,哪里就是晴天,哪里就是快乐;把阳光抹在脸上,快乐就能渗入心里。

        我若快乐,课堂便是晴天;学生若快乐,世界便是晴天。

穷人

  冬天的早晨真冷,简直把人冻成白条鸡。李兴水一出家门就傻眼了,借着楼外那半死不活的灯光,他发现今天老天爷又跟他过不去了,雨加雪。唉,他在心里叹了口气,骑上他那辆新买的自行车,小心翼翼的上路了。

  没骑两步呢,他已是牙根发颤,冷气从各处缝隙往衣服里面钻。真冷,他屏住呼吸,少喘点气能暖和点。然而,这有点违反自然法则,上不通则下行,于是嘣出了一个凉屁。兴水身体各处关节都开始不由自主快节奏跳动,连车轱辘都兴奋的摇摆开了,要不是时间太早和天儿太冷,一定会招来一批欣赏非洲土著舞蹈的观众。

  “哗……”一阵汽车辗过泥水的声音越来越近,兴水心里一紧,赶紧靠边,还是晚了。被车轮辗过之后,泥水兴奋过度,热情的扑向兴水。兴水恼了,正要发火,却发现车停了,车窗摇下来,开了两公分左右的一条缝。“李老师,对不住,对不住……送孩子上学,急了点,对不住……你上班这么早啊,你们老师真辛苦……”,兴水认出来了,自家楼上的,不熟悉,好歹是邻居,刚要客气两句,缝里又传出一个声音,“爸爸,你罗嗦什么!我要迟到了!”缝合上了,车冲进了前面的漆黑里,两条光柱贼亮。

  兴水带着一脸的怒气进了办公室,不要以为这位老兄度量太小,实在是因为刚进学校大门时,不幸在他身上又重演了一回,所不同的是,这回从车上下来的是他班上的学生,一肚子的火更是没处发。

  办公室里热闹得很。刘老一边“扑腾扑腾”跺掉满脚的烂泥一边“吭哧吭哧”擤清鼻涕,嘴也不闲着,不停的吐出两个字“真冷真冷”,好像别人不知道似的。孙老“呼哧呼哧”的挥动毛巾抹掉满脸满头的水。李老比较年轻,又是一位女性,非常文雅的坐在椅子上,弯下腰,仔仔细细擦拭那秀气的皮鞋,同时还有椅子那有节奏的“嘎吱”声伴奏,真是声情并茂,可惜,大伙都忙着,没人顾得上欣赏。最年轻的赵老也来了,嗬,袅袅婷婷,婀娜多姿,浑身上下一点泥星都没有。列位别奇怪,赵老不但年轻貌美,而且很有思想,站得高看得远,在毅然决然击退学校里的几位男单身追求者之后,非常果断的选择了一位不知哪个行业的人士,这不,今天赵老一定是由那位人士送来的,当然不是用自行车,有浑身不见泥星为证。据好事者透露,赵老曾放出话来将自己的择偶标准公示,具体内容已经记不清了,大体上是说除农民(不含包工头)、扫大街的、教师、卖菜的(不含搞批发的)、捡破烂的(不含开废品收购站的)以外,其余各行业人士均可予以考虑。

  好一通忙活之后,办公室里渐渐有了秩序。刘老、孙老、李老、赵老还有李兴水王老正襟危坐,一边等课代表送作业,一边准备上课,一边用体温烘衣服(赵老免烘)。

  “报……告……”懒洋洋的一声。

  “进……”兴水听声音就知道是自己的课代表,可“来”字还未出口,作业本已经到了桌上,而人已经要出门。

  “回来!”

  “老师,啥事儿?”

  “齐了吗?”
 
  “差点儿。”

  “为什么没交齐?都叫来!”

  人挤了一屋子,兴水先拿一个小胖子开刀。

  “作业咋没交?别告诉我你没做,你也十几岁的小伙子了,咋不明白道理呢?多学点知识比什么不好?”

  “没看出来。”人群里有人小声地说。

  兴水火了,腾得站起来,抖了抖湿裤子,走到门口关上门,刚才冷风吹进来,吹到腿上,凉透了。兴水回转身,揪出了一个小瘦子,刚想狠批一顿,忽又叹了口气:

  “好了,你们年龄还小,很多事情不明白,我告诉大家,知识还是有用的,要想将来在社会中有立足之地,就要靠知识,比如……”兴水环顾四周,终于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赵老,“比如赵老师的男朋友吧,从小学习刻苦,上了大学,现在……哎,小赵,你男朋友在哪个单位上班啊?”赵老抬头回答了兴水一个白眼,除此再没有别的。兴水大伤自尊,但职业早已将他百炼成钢,兴水用了几乎不到两秒的时间就从尴尬中挣脱出来,继续庄重的教导下去,“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比如……比如以前教你们代数的郑老师,有知识有文化,现在发展得多好啊,既有利于国家,个人也……”。

  “老师,哪个郑老师?”

  “哦,你转学到这里的时候,郑老师已经不当老师了,三年前吧。”

  “哦……”学生们纷纷点头。

  整整一上午,上课、批作业、批卷子,兴水已经累得分不清东南西北。总算忙完了,已经是饥肠漉漉了。中午吃点啥呢?兴水又得费脑子了。蒸包一块钱五个,吃饱需两块,再来一碗豆腐脑,这就得三块,倒是可以承受,可蒸包实在吃腻了,换肉夹馍吧,肉夹馍两块钱一个,吃两个就得四块,加上一碗豆腐脑,这就得五块,太贵,得了,肉夹馍一个夹肉一个不夹肉,这就省了一块五,就这么办了。

  打定主意,兴水等学生走得差不多了,悄悄出了校门,直奔小市场,挑了一个还算干净的摊子,又精心选了一个最隐蔽的位置坐下。今天来得还是有点早了,不时有三三两两的学生从摊子边经过,兴水尽量把自己缩得小点,低着头急急的吃,生怕学生认出来。可是天不遂人愿,身后突然传来脆脆的一声,“老师!”兴水顿时头大了许多,可又不得不把大了的头转过去,是自己班上的一个学生,旁边还立着一个中年男人。甭问,是学生的家长。兴水心里暗暗叫苦,心想这人怎么这样,有事到学校说去,干嘛找到这了。兴水只好硬着头皮寒喧,家长表明来意,原来是要请兴水吃顿便饭,兴水推辞再三,甚至于把什么“禁令”中的“廉洁从教”都搬出来了,不过“廉洁”二字出口的时候,兴水实在少点底气,以致于家长没听清,自然也没起什么作用,最终的结果是兴水被推上车拉走了。

  兴水一边客气着,一边琢磨会到什么地方吃饭呢?可别太高档了,规矩太多,怕露怯。

  家长很热情,“王老师,鱼啊肉啊海鲜什么的没意思,今天咱吃点风味去,怎么样?”

  兴水心想,你没意思我有意思。可嘴上不能说,笑了笑,表示赞同。

  一会儿就到了,兴水一看,咦,咋这么熟悉呢?越看越像他山西老家,猛一看,还以为到了他老家清水峪那个小村呢。

  宾主落座,各色风味摆上来,服务员看着都眼熟,都像他老家村里的土妞儿。再看桌上,兴水更熟悉,都是老家常吃的,只是做得精细得多,七七八八,兴水看着就够了。

  “一点油水都没有”,兴水心里想。偷偷瞄了一眼菜单,吓了一跳,单说那个地瓜吧,一个菜顶他们老家乡亲们半亩地瓜的价,乖乖,真是“风味”得可以。兴水又心疼起来,花这么多钱吃这东西,可惜了,不如来点鱼啊、肉啊啥得解馋,但这话可不能明说,丢咱人民教师的脸啊!“呸”,兴水心里暗暗呸了一口,可他自己也不知道呸的是谁。

那磁性的嗓音

  小时候,特别爱听收音机,小小的收音机,里面装着好多奇妙的世界。

  女主持人,声音总是甜甜脆脆;男主持人呢,清凉磁性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节奏,缓缓的描述着外面的世界,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当然,最爱听的,还是收音机里播放的音乐歌曲,跟着收音机一起哼唱最新的歌谣。

  再后来,收音机已经不流行了,人们开始喜欢一种叫着录音机的东西,它可以不停地播放人们喜欢的音乐,那时候,如果谁家有一台双卡录音机,那个,才叫人羡慕。

  上中学了,先前的小女生小男生们,不知何时已悄悄长高。

  女生们婀娜的身姿,男生们略带磁性的嗓音,都在告诉人们,他们走进了青春时代。

  校园里,总会又流传起新的传闻故事,哪个男生喜欢某个女生了,谁又看见某个男生和某个女生在一起了?青涩的故事,悄悄的蔓延在校园的角落地。

  课堂上,老师总是有意无意的训导着故事传闻的主角,一番又一番的大道理在讲台上轰炸,可怎么也挡不住校园的青春故事。

  那刚刚变声的,沙哑的嗓音,总是让女主角痴迷,甚至忘记了今天的课堂内容,一张小小的纸条,悄悄的传递到女主角的手中,又一种喜悦,荡漾在刚刚开启的心灵。

  再后来,终于走进梦中的课堂,才发现,原来,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的奇妙。

  美丽的梦,依然的在脑海里回荡,幻想着梦中的王子形象!

  传递纸条时的冲动已悄然离去,此时让人崇拜的,是那有着那厚厚的,磁性嗓音的,潇洒朝气,满腹经纶的男儿形象。

  女生们已经更加的矜持,总是彬彬有礼的,和男生们保持应有的距离,当然最懂得的,是怎样的让自己更加的美丽。

  手捧厚厚的小说故事,悄悄的,为故事中的男女主角流泪伤感,幻想着自己也降临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

  琼瑶小说的伤感哀叹,武侠小说的荡气回肠,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让人流连忘返,游离于书中的内容世界,拔不开来!

  那小小的收音机,在校园深处,依然的流行,在夜的世界里,枕在姑娘的床头。

  宿舍楼的灯光已经熄灭,姑娘们还悄悄的,听着时下最流行的校园歌谣。

  那磁性的嗓音,缓缓的从枕边流出,高山大海,驾驭在男儿豪迈的歌声里,迷迷糊糊的,走进又一个夜的梦香。

女儿,你为何一点不像我?

一连咳呛了10多天了,服“头孢”没有用,服“严迪”和“罗红霉素”也不见效。去看了中医,一大包一大包的中草药,煎成深褐色的水剂,中饭后一大碗,晚饭后又是一大碗,服了整整24天,我依旧胸闷呛咳不止。

在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读大三的女儿,这期间回家来休息了两天。女儿见我咳呛得如此厉害又久治不愈,叫我去医院拍个片子,挂挂盐水什么的。我说以前患感冒转干咳后,那最大剂量的青霉素、先锋霉素,一回回滴在我的静脉里,如同滴在下水道里;只有挂洁霉素还有些效果,但挂洁霉素我偏偏又是过敏的。

这回呛咳说来也真有些莫名其妙,自己既没有着凉也没有和感冒患者接触。我今年已50多了,这样的年纪,据说是身体转折期的分界线,也是患恶病的三角地段。我又不吸烟,而这样呛来咳去却久治不愈,会不会得了什么“非典”,或是什么恶病沉疴?如今那生癌、长瘤的人,在医院的住院部里撞来撞去到处都是,已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在我暗自有些疑神疑鬼时,我那已学医三年的女儿,面对已病着的我,在这两天中,竟然只给我量过一次体温,还是我再三要求的。

女儿回校的那天下午,我仍支着无力的身子,一路不停咳咳呛呛地提着她的行李,依依不舍地把她送到车站。开车之前,女儿从车窗里探出头来对我说:“爸,您明天还是到医院里去拍个片,检查检查吧!”我点点头说:“你放心读书吧。爸也许是年纪大了,也许是同你的爷爷一样,是患上气管炎的毛病了,不会有事的,我明天一定去拍拍片子、查查原因。”

第二天早上,我还真的就去市医院拍了片子。医生看过片子说:“肺部虽没有什么问题,可两肺纹理增多,也许是支气管方面的炎症。”

我没有打针也没有挂盐水(省点钱啊),配了一点西药便如卸重担地往回走——老伴下岗在家,身体也一直不好,这一家四口(还有个老岳母)的生活担子全由我一人担挑着啊!我真的是家里的顶梁柱,是不能倒下的,也千万倒不得的!

从医院出来,我一路走一路想:女儿不久一定会打个电话来问问我拍片的情况的。可一天过去了,她没来电话,第二天过去了,也一样没有电话打来。“别给她打电话,看看她还会不会打来!”她母亲生气地说。第五天晚饭吃过了,女儿的电话还是没打来,她母亲再也忍不住,拨了她的手机,质问她为什么一个电话也不给家里打,也不问问老爸拍片后的情况。可女儿却无关痛痒地连连说,这几天她很忙、很忙。

真的就那么忙吗?连打个电话都没有时间?我毕竟是她的父亲啊!况且她自己还有手机呢。我愈想心愈寒。我想我幸亏没有被照出什么恶病来,如果是恶病,竟生了这么一个女儿,那将是多么地让人心痛!

拍片、拍片。记得当年我岳父也不停地呛咳、呛咳,结果去医院一拍片,肺部拍出了一个鸡蛋那么大的阴影,拍出了一个肺癌后期的结论。作为学医已三年、花了近6万元钱的女儿,对这方面的病例,她是不会不知道的。

可我以前待父母亲却不是这样的。父母身体一旦不好,我总是时时刻刻地记挂在心头。记得在富春江森林公园工作的时候,一有空我便会默默地到大山里去,给他们采降血压和增强免疫力的绞股蓝草药。我还拼命地爬格子为父母挣看病买药的钱。有一次我母亲患了胆结石,天蒙蒙亮,我就骑自行车去老远老远的山里的一位同事家,为她去取止痛的草药。因天还没全亮,骑车时视线不好,我在骑过一条石板桥时摔倒,跌进了一个人家的茅坑里。

有一次,我父亲呛咳不止。在外工作的我听别人说吃雪梨是可以止咳的,出差城里时,看见一水果摊上有雪梨出售,一次就买下了五斤。从没有吃过雪梨的我,面对那雪白的雪梨,自己真想尝一只,但那雪梨在床下足足放了三天,我一只也舍不得吃。在林区打工的老乡回家的那天早上,我用纸盒把雪梨包好后放在桌子上,再三叮嘱老乡回老家之前,务必来我的宿舍,将我放在桌上的这盒雪梨带给百里外的老父亲。

当我从食堂打早饭回来后,发现客船已哒哒地开走了,而托带的一盒雪梨却还在桌上放着。这是富春江上那时候去那个小镇上惟一的一趟机帆船。我心一冷,立马放下手里的饭碗,拎起雪梨跑到江边撑起渡船匆匆赶了去。从林区摆过千米之宽的子胥渡渡口后,我沿着江湾里的一条崎岖的小山路没命地奔跑了起来。我一口气跑完10里山路,又跑了4里多的乡间小路……满头大汗的我终于在老乡还没上车前,风风火火地追到了那个小车站,追上了那个回老家的老乡。车开走后,我又连忙赶回林区,因为我马上要出工上山了。

那天早晨,一来一回,我空腹整整跑了30多里的山路、乡道。

女儿原来也不是这样的,记得她小的时候,她母亲老是胃痛。刚进小学读书的她,不知从什么科普连环画上读到了一则有关胃病方面的知识,就牢牢地记住了。一天,我听她用那稚嫩的童音对躺在床上的妈妈说:“妈妈,您胃痛饭吃不下,也要吃一点点的。胃里那助消化的胃液是酸性的,当妈妈的肚子里一点食物都没有的时候,那胃液就会自个消化自个的胃膜、胃壁了,久而久之,好的胃也会不好,而不好的胃也就更不好了。”当时女儿才8岁啊,竟然能这么老成地说出这么内行的话来,由此可见,她当时是多么关心妈妈的病痛。

记得还有一次,我去老家探望父母归来。那时候女儿也许只是6岁,她放学回家一见我就偎上来,第一句话却是:“爷爷和奶奶的身体还好吗?”女儿才6岁,就知道关心长辈的身体了,当时让我感到莫大的感动和欣慰。从小学到高中,女儿一直都没有离开家,也没有离开过我们,她的懂事和听话,博得了左邻右舍的一致好评。

可是,为什么她读大学之后,人就慢慢变了,变得愈来愈不听我们的话,也愈来愈不关心父母了呢?

我们是工薪阶层的人家,自女儿上大学后,她母亲先是下岗拿点生活费,后来生活费也发不出了,林场分给她一块眼前只好用来看看风景的山。而生产队长那么大的官都没当过、手头连寸把长的职称也没捞到的我,一个月也只有千把元的工资。女儿的学费、书费、住宿费,一年就要一万元。女儿上大学后,我们本着省只有省自己、苦就让它苦在家中的原则去培养、扶持自己的女儿。我们每年除千方百计地给她筹措节省出一万元的学费外,还设法每月给她500元的生活费。为了给女儿读书,我们真可谓是掏心掏肺、倾家荡产了。

女儿进了大学,只读了一个学期,回家时和以往就不一样了。什么新衣服、新鞋子,一套套、一双双,背着我们就自作主张地自行购置了。我常批评她:你是在学校读书,又不是在当模特做表演。可她却说:我们学校、我们寝室里的女同学一个个都是这样的,而她们穿的都是货真价实的名牌呢!我同她们比,已经够寒酸的了。我批评的话一回回讲多了,女儿不仅听不进去,而且还显得很不耐烦。她说,你们反正只给我500元的生活费,和别的同学比又多不到哪里去,我买衣服、鞋子又不另外向你们要钱。

到了第二学期,她又提出要买部小灵通。她说她大小也是个学生会的干部,没有小灵通很不方便也做不好工作的;尤其是老师找她一时联系不上,他们会不高兴的;其他学生会的同学也会看不起她的。听完她要买小灵通的种种理由,哭笑不得的我真有些不可思议。我说,你是在学校读书的学生!你母亲还是个没生活费的下岗工人啊!我和你母亲俩每天的生活费已控制在10元钱之内了,你还要配什么小灵通呢?可她又说,全寝室8个女生,如今只她一个人没有。我仍没有答应她,可她母亲心软了,同意她买小灵通。于是,每月我们又只好再给她增加50元的通讯费用。谁知那480元一部的小灵通仅用了半年,她洗衣服浸在脸盆里后来就不能用了,修来修去也修不好。她对她母亲说想买部手机。一天,我接到她的电话,对她说:“你老爸工作了33年,在上百人的单位里,我没有买过传呼机也没有买过小灵通,更没有买过手机。而你母亲为了节约一点煤气,每逢晴天,她将要烧的一壶水打满后放到阳台上去晒太阳,晒热之后再拿到煤气灶上去烧;为了便宜5毛钱,身体一直不好的她不在家门口的大菜场,而是每天舍近求远地多走6里路去城西的小菜场买菜;***一年到头自己也难得添置一件衣服,都穿你小舅妈给她的旧衣服;她身体一直不好,身上的病痛都一天天地熬着,能不去医院就尽量不去。为了供你读书,我们两人已节约到让别人看不起的地步了,但我并不感到低人一等,因为我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女儿,可你竟然这样地不理解我们……”女儿说,她要用奖学金买手机,那奖学金是她自己挣来的钱。说到最后,她还不高兴地一把撂了听筒。不久,她就去买了一部1400多元的手机!

从宿舍到教室,有半里路,女儿说,上课下课真不方便,别的同学都骑自行车,她也要买一辆。我说你买吧,我们大头都去了,也不在乎这点了。于是她花了三百元钱买了辆车子。让人气愤的是,车子买来还没有一个月,停在宿舍下没上锁,让别人偷走了。偷去后她竟然也不同我们说一声,当我们知道后已过去三个多月了。她母亲心痛地在电话里质问她,她竟不屑地说,不过是辆自行车嘛,偷去就偷去了,干吗要说来说去的。

女儿在省城医院里实习期间,她母亲因老是感冒,在当地医院做过一些检查,都没有查出什么原因。我想,女儿在省医院实习,那些大医生们比我们小城的医生医术总要高明,想让她母亲去她实习的医院检查检查。谁知电话打去后,她却说,老妈来我这里住没法住,吃没地方吃,挺麻烦的,还是以后再说吧!以后、以后!她从那家医院实习结束回到学校后,竟然连屁也没放过一个。

原本懂事的女儿,进了大学之后,按理更应该知书达理明事通情的。然而,她如今竟然会变成这样,真让做父亲的我大惑不解,也让她母亲感到心寒。

上个月,女儿应聘到省城一家医院工作,三人合住一间宿舍,房租100元一个月。花了8万元学费的女儿终于有了工作,我与她母亲都长吁了一口气,心想这下好了,我们总算熬出头了,以后再也不用给她寄钱了。不过刚参加工作,第一个月我们还是要给她寄的,于是,我们给她卡里打进500元。

为了给女儿购置一些炊具,她母亲特地去了省城一趟,花了300多元钱买来了各种炊具包括油料什么的。想不到她母亲前脚回家,她后面电话又追了过来,说身上又没钱了,叫我们赶紧打300元钱给她。她母亲说,你的钱呢?“用光了,不知道用在哪里,总归全用光了。”300元打进去后,离她发工资还有7天,她又打来了电话:“我一个人偷偷地在宿舍里吃方便面已吃了三天了,我的卡上已没有一分钱。”我抢过妻子手里的话筒,对女儿愤怒地说:“你以为你老爸是大款、大官、大老板,是自己在家会印钞票的人?你为什么这么不懂事,这么不理解你的父母?你大学毕业了,作为父母已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了,如今你已有了工作、有了工资,你的钱怎么花你总要有个计划,怎么好意思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我们要钱?我们又到哪里去拿这么多钱,你让不让你父母过日子了?”我的话还没讲完,她那边却“啪”地一声挂了手机,扔下一句“我懒得同你这个老头子口罗唆”……

第二天,女儿又打来了电话,我一拿起听筒,她冷冷地说:“我是打给老妈的。”她对母亲说:“老妈,你知不知道,医学院和我极要好的那个名叫方菲的同学,她父亲已着手给她在省城买房子了,80多万呢!可眼下,你们连吃饭的钱也不给我。”接完电话,她母亲背着我又去银行给她打去300元。

女儿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月,我算了算,连她自己的450元工资,总共花了2260多元。我问她,这些钱你到底花在什么地方?她却反诘我,你以为省城是你们乡下,如今这种消费水准和消费项目,谁还记得清楚?我虽然有了工作,但你们别想得太美,我们医院刚分配进来的员工,一个个工资都不高,就那几百元钱的工资,在城里是过不了日子的。你不要以为只有你女儿一个人这样会花钱,其实大家都差不多的,工作后,一般也都要靠父母接济的……

看来,女儿工作后,仍然是来日方长,以后我们仍然要一如既往遥遥无期地负担她、接济她。

想不到我这个在家时还好好的女儿,在外读了四年大学后,竟然就变成这样了,一点不像她的母亲,也不像我这个只读过6年书的“老土”爹。

我想对女儿说:时尚是时尚,风气是风气,而怎样做人,关键还在于自己。

然而,她能听得进去吗?

天才女生被病魔蒙上眼睛,哈佛师生却对她睁大眼睛

  杨佳被美国哈佛大学授予“校友成就奖”。“校友成就奖”设立于1997年,表彰在某领域做出重要贡献成就,从而使人们的生活得以改善的杰出校友,迄今为止,只有19人获得该奖,香港特首曾荫权曾获得过此奖,而杨佳是获得该奖的中国内地第一人!

  杨佳的履历上有着一张又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可是她的人生道路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苦难,别人很难想象,她如何取得现在的成就。

  哈佛求学,见证一段非常罹难

  杨佳出生自湖南长沙,父亲杨中信是中南大学的老师。出生于书香门第的杨佳,天资聪颖,高一时便参加了高考,而且一举考入郑州大学英语系,19岁便教授大学二年级英语精读课,23岁从中科院研究生院毕业留院任教,并成为中科院最年轻的讲师。

  1999年那年,命运与杨佳开了个大大的玩笑,不知哪一天,她突然发现自己的眼睛变得越来越模糊了,原本五彩斑斓的世界,像升起了一片片的水气似的。很快,医生的诊断像巨石般重重砸向这个家庭:杨佳患上了“黄斑变性”眼疾,而且是不可逆转的。

  心急如焚的杨中信立即带着女儿在全国各地遍访名医,草药与西药吃了不计其数,杨佳还承受了非常危险的球后注射等治疗,但奇迹最终没有发生。更让她绝望的是,随着的自己的失明,丈夫对她越来越冷淡,常常接连数月,借口忙于事业而不进家门,丈夫的态度让敏感的杨佳意识到,自己的婚姻很可能随着阳光与色彩一起溃散!她对父亲忧虑地说:“爸爸,如果有一天我的家庭破裂了,那我可怎么办?”杨中信鼓励女儿说:“不管前面是光明还是黑暗,还有爸爸在身边呢!”话虽然这样说,但杨中信的心里忐忑不安。

  果然,翌年年底,杨佳的丈夫向她提出了离婚,并与之争夺起女儿的抚养权。由于法院在受理这起离婚案时,认定杨佳没有抚养女儿的能力,最终将年幼的孩子判给男方抚养。随后,杨佳的丈夫带着女儿不知所踪,那一段时间,杨佳承受着失明的威胁和失去女儿、家庭的痛苦。在父亲面前,她不止一次地落泪:“爸爸,你知道吗,我宁可失去双腿失去双手,也不愿失去光明!”

  可贵的是,在父亲的鼓励之下,坚强的杨佳并没有被命运击垮。2000年,经过刻苦努力,杨佳考上了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准备攻读世界排名第一的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虽然哈佛大学十分欣赏杨佳的精神,但几近失明的她如何自理呢?校方提出了疑虑。

  为了扫清杨佳求学的障碍,杨中信让杨佳的大姐去美国全程照顾杨佳。虽然自己的孩子马上高考,可是姐姐还是随了父亲的意愿,成为杨佳的“全职保姆”。

  到了哈佛之后,杨佳发现这里的阅读量很大,老师每天要求的阅读量要达到500页,同学们都叫苦不迭,感觉到时间不够用,而对于杨佳来说就更难了,因为她事先必须把资料一页一页扫进电脑,之后再通过特殊的处理软件把内容读出来,这样一折腾,时间更是所剩无几。

  得知这一情况后,杨中信经常通过电子邮件或是MSN来鼓励女儿。杨佳也深知,在这样繁重的课业面前,自己唯有拼取速度,她用学校提供的一台有特殊键盘的电脑,每上一门课就按下一个开关键,等同学帮她确认工作键的灯亮了后,她就飞快地打起字来,一堂课下来,杨佳的笔记就是一篇完整的讲义。她的听力更是由原来每分钟听200多个英文单词,提速到每分钟听400多个。

  杨佳的刻苦博得了整个哈佛校园的尊重。当时,教授“领导艺术”课程的是肯尼迪学院最顶尖的教授大卫·戈根,他担任过从尼克松到克林顿4届美国总统的高级顾问。看到勤奋的杨佳,大卫·戈根对其十分欣赏,在他的课程即将全部结束的时候,他还特别请杨佳上台作最后的发言。

  那天,面对众多期盼的目光,杨佳这样谈道:“我很欣赏美国黑人领袖马丁·

  路得金的一句话:‘衡量一个人不要看他的肤色,而是要看他的品格。’从我身上你们可以看到一个中国人的性格,人们在遇到重大变革时,往往要经历一个从拒绝接受、否认现实,到自我接受、证实现实、接受现实的过程。就我个人来说也是如此。我15岁时上大学,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大学生,然后又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留校任教。疾病使我的视力减退至失明。这期间的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认为人一生的奋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与别人竞争,第二阶是与自己竞争。对一个国家来说也是这样……”杨佳精彩而赋有勇气的演讲赢得了满堂喝彩,掌声持续了整整三分钟。

  努力付出终于有了收获。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举行的毕业典礼上,杨中信亲自到场参加,他看到女儿上台时所有在场的师生不分年龄与肤色,全部起立为她热烈鼓掌,而女儿之所以受到如此隆重的礼遇,并不是她是唯一一位获得全院课程最高分A+的学生,而是,她是这个学位首位盲人获得者!如潮的掌声中,顿时让这位75岁的白发老人激动不已,巨大的幸福感与自豪感也涌上了心头,不过,想到回到国内之后,女儿的路还很长,一丝隐忧又不禁徘徊在他的心头……

  父女相携,阳光与雨水一路同行

  从哈佛大学毕业之后,杨佳重新拿起了中科院研究生院的教鞭。有一天早晨4点多,窗外还一片漆黑之时,杨佳便早早地起床收拾教案。这时,听到女儿房间的动静后,杨中信也赶紧起来帮助她。父女相对无言,在房间里整理着纸张和文件,只听见纸张磨擦的沙沙声。无边的寂静之中,杨佳的手突然停了下来:“爸爸,天什么时候才能亮呢?”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问题,可是,这却是从哈佛归来的女儿一生中难解的疑问,抬头望望窗外,杨中信的心变得无比的沉痛。

  杨佳的视力不是突然消失的,而是像舞台上的大幕,一天天地向中间合拢,直到最后完全失明。杨中信深知,这种过程对体会过光明的女儿来说,更是一种煎熬。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其实,女儿考虑的并不是她自己,更多考虑的恰恰是父母此刻的感受。

  有一次,杨中信在整理杨佳的房间时,发现她把所有的盲文书都藏了起来。原来,杨佳一直在偷偷地学习盲文,而这一切她并不想让父母知道。杨中信一下明白了,女儿所担心的是,父母如果看到女儿在用盲人物品,势必会在心理上产生暗示:女儿已经是一个残废人了。杨佳默默地做着这一切,只是让父母的心理上有一种安慰,她还是从前的那个健康的人,并没有任何的改变。抚摸着这些盲文书,杨中信的心里五味杂陈。

  杨中信默默地将杨佳的盲文书原封不动地放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可是,现实毕竟是十分残酷的。由于没有任何经验,杨佳像个孩子一样只好从头学起,开始学穿衣、学吃饭、甚至是学走路,常常用吸管喝饮料时,一低头,吸管却戳到了眼睛;用盲杖探路时,走着走着,常常把自己给绊倒了;甚至有一次,杨中信一个没注意,女儿的脚竟然伸进了地铁站台与地铁列车间的缝隙里,他吓得连忙一把将她拉了过来。还有一次,杨佳拉开一个抽屉找里面的学习资料,往外拿的时候,其中的一本书掉到了地上,她俯身去捡再重新站起时,由于没有意识到抽屉是半开的状态,结果一下被插在上面的钥匙划中了额头,十几公分的口子又大又深,血一下溅满了杨佳的裤子与衣襟……

  这样的次数多了以后,杨中信不禁为女儿担心起来,一天,他对杨佳说:“爸爸虽然岁数大了,但是眼睛却十分好用,从今往后,爸爸就做你的拐杖吧!”

  可是父亲在一天天地苍老,杨佳怎么能增加他的负担呢?好多次,听到父亲收拾自己的东西时,不时地传来他的喘息声,杨佳便心酸不已。她想到,虽然自己不能帮助父亲,但是,她完全可以通过身体力行,来最大程度地减轻父亲的负担。

  杨佳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的本领,因为她知道,自己的每一堂课,杨中信都会坐在教室的一角,时刻等待着帮助自己,而一旦自己能够掌控课堂里的局面,就会让父女俩免去很多的烦琐与尴尬。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为了写好板书,她偷偷地在家里练习了成百上千遍,仔细地体会着左右手的配合。而语音教室里本是平面的操作台上,种种按钮也被她贴上了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胶布记号。此外,她还在上课时尽可能地多提问学生,并在心里默默地记住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声音,这样一来,她就能亲切地叫出提问题的学生名字。杨佳还练就出一种很不寻常的本领,在交流时,她会很专注地“注视”对方,而事实上,她是完全凭借听说话人的声音判断对方的位置。由于杨佳做得十分娴熟,许多新同学上了她的课后,还不知道她是一位盲人。

  不过,杨佳很快便体味到父亲在身边的好处。在家里通往学院的那条林荫路上,常常有垂下来的树枝划伤杨佳的面部与双眼,为了让女儿不再受伤,他给女儿配了一副眼镜,另外,细心的杨中信还把家里的陈设都改为一律靠墙,这样就不会绊到她。杨中信还给她买来了各种各样的录音机,还在她身上配了一台迷你的小录音机,这样一来,有时有人打电话给她,她用录音机录下来就行了,而不用费事地在包里面翻找纸笔。

  父女两人也有闹别扭的时候,有一次,父女俩在马路边等车时,一处很矮的马路牙子绊住了杨佳的脚,她的身体猛一趔趄,直直地扑倒在地,杨中信看到女儿身上磕满了泥土,膝盖也碰得青紫一片,心疼得无以复加。这时,公交车到了,有热心看出杨佳是盲人,便让出了一个座位,可是,杨佳却不忍心让老父亲在旁边站着。可杨中信知道,自己是出来照顾杨佳的,他怎么肯坐呢?争执中,两人都起了小脾气,结果谁都没有坐下,一直站到终点……

  巅峰路上,深沉父爱永远相伴

  由于父亲的悉心照顾,杨佳在研究生院将自己所讲的课程开展得如火如荼。杨佳的学生全部是博士生,因为她上课非常灵活,也从不照本宣科,她的课堂出现了学生爆棚的现象,容纳40人的教室,竟然有170多人争相报名。有一次,中科院外语部教学质量评估中,博士生们给她打了98的高分,学生们深情地写道:“杨老师,我们无法用恰当地言辞来形容您的风采,您的内涵如此丰富,您的授课如此生动,在获取知识外,我们获得了乐趣和做人的道理……”

  受到巨大的鼓励,杨佳有了新的想法,这就是著书立说,失明前杨佳就想写一本《研究生英文阅读》。可是怎么写呢?杨中信先用厚厚的纸板给她做了书写框,杨佳在上边打盲文,结果因为用不习惯,字母打得叠在一起,像是缠作一团的毛线团一般。杨佳咬着牙重新打印着。为了写好书,她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起床,夜晚12点以前从未睡过觉。

  有天晚上,杨佳梦见自己写的书出版了,她高兴地举起自己的书在人流中叫卖:“看看我的书吧,我写得好极了,但我自己看不到,求求你们帮我看看吧。”叫着叫着她从睡梦中醒来了,于是,杨佳摸索着爬起来,将冰凉的书稿放在胸口上,泪水忍不住滚滚而下。

  看到女儿瘦得皮包骨头,杨中信却从未阻止过,因为他十分清楚,女儿此刻正在与自己的命运交战,她不会放弃,也不能放弃。

  为了锻炼杨佳的身体,让她顺利完成书稿,天气比较好的时候,杨中信有时会挽着她的手先走一两站地,然后再坐地铁。每当这时,杨中信都会体味到女儿那双冰冷的双手传递过来的温暖,这一时刻,父女常常轻快地走在甬石路上,内心里却充盈着难以言说的喜悦……

  有一次,杨佳挽着父亲在学校门口散步时,恰好遇到了过去的两个学生,看到已经完全失明的杨佳,两个学生只说了一句:“老师,你怎么变成了这样了呢?”就站在学校门口痛哭起来。杨佳没有哭,她不停地劝着对方,并用笑容和他们告别。

  “注视”两个学生远去的背影,杨佳对父亲说:“爸爸,虽然我不能选择人生,但是,我可以微笑着面对,这样你才能为我骄傲,对吗?”女儿的话,让杨中信在热泪中颌首。

  2008年12月,中国残联派遣杨佳远赴纽约,竞选联合国为履行《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而新设置的“联合国权利公约专家委员会”委员,这次竞争一共有41个缔约国参加投票,23个候选人参加竞选。公约规定,首届委员会只能由12名专家组成,只有一半的候选人能够选上,而每一位候选人必须有超过三分之二的票数才能当选,时间对于杨佳来说必须分秒必争。

  那几天,她马不停蹄地奔波在各个评委间为自己“拉票”,评委中有的是熟人,但大部分都不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缩短彼此的距离,她充分地运用了自己的语言优势,和欧洲西部的国家交流时,她用西班牙语,和非洲国家交流时,她则娴熟地进行法语会话……结果,杨佳第一轮便高票当选!

  2009年2月,杨佳去日内瓦参加委员会首次会议时,发现委员会领导层竞选人选中,唯独没有亚洲人。会上的杨佳据理力争,用精湛的演讲和勇气赢得了满堂喝彩,最终当选为联合国权利公约专家委员会副主席。

  成为残权委副主席之后,杨佳的工作更加忙碌了,有一次,杨中信发现杨佳一整天只喝了很少的半杯水,便问她道:“小佳,你是不是不太舒服?怎么喝水这么少”杨佳支吾着说:“爸,我最近几天的嗓子不太好,喝水觉得有点痛。”杨中信听了信以为真。可是吃饭的时候,女儿却丝毫没表现出嗓子痛。杨中信明白了,女儿是害怕喝水过多,造成上卫生间的不便,有意在减少自己的麻烦。女儿的善解人意,让杨中信涌上无尽的心酸。

  2011年6月的一天,杨中信继续坐在杨佳讲课的休息室旁,耐心地等待着杨佳下课。1个多小时之后,杨佳走下了课堂,杨中信连忙伸出手臂,挽着女儿在教室的走廊处略作休息。窗外阳光明媚,操场上彩旗飘飘,杨中信不由得有些伤感:“佳佳,今天外面很热闹,可惜……”杨佳打断了父亲的话:“爸爸,如今我已经觉得自己很幸福了,你看,YOUTH这个单词就是幸福的最好注解,第一个字母‘Y’就像一个稚嫩的芽苗,外界有阳光雨露的时候,它就会不断地向上,直到成为一棵绿树;‘O’则代表一个圆,我的心里一直在圆梦,只要是处在圆梦的过程,我就会永远有一种幸福感……”杨佳静静感受着阳光和微风,她没有说出口的唯一遗憾是作为一个母亲,她没有一天停止过对女儿的思念,如今女儿已经20多岁了,她只能在心里默默祝福女儿一切都好。

师生梦

  1998年初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中部城市奥兰多,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女孩儿失踪案。失踪女孩儿是郊区一家柑桔园主杰米斯的女儿,她叫兰蒂,8周岁。小兰蒂美丽活泼,在中心小学读二年级。小兰蒂有两个哥哥,大哥吉米14岁,二哥加利11岁。杰米斯夫妇每天起早贪晚忙于柑桔批发生意,很少有时间管孩子,小兰蒂便由两个哥哥照看。

  案发当天,3月2日下午4点钟左右,三个孩子放学后没回家,在自家的果园里玩起捉迷藏的游戏来。先是吉米躲起来,很快被找到了,然后是加利躲起来,又很快被拽了出来,再后来是小兰蒂躲起来,也被找到了。三个孩子玩得十分开心,果园附近的邻居们都听到了他们嬉戏的笑声和吵嚷声。看看太阳就要落山了,三个孩子决定玩最后一把,吉米和加利分头藏了起来,大气都不敢出地等着小兰蒂来寻找。10分钟过去了,小哥俩儿没有听到妹妹的动静,他俩又耐心地等了20多分钟,还不见小兰蒂来找,两人生气地从藏身处出来,大声喊着小兰蒂。没想到爱喊爱叫的小兰蒂悄无声息,小哥俩儿以为妹妹玩赖,自己先回家了,害得他们在这儿傻等,便噘着嘴一路小跑回到家里。结果家里找遍了也没有小兰蒂的影儿。小哥俩儿这下着急了,分头到邻居家找,又到果园空地喊了一阵,也没有回音。吉米哭着给父亲打了电话,杰米斯夫妇很快开车回到了家里,问清情况后报了警。

  警方非常重视这件事,当晚奥兰多电视台就播放了寻找小兰蒂的启事。当屏幕上出现小兰蒂美丽动人的彩色照片时,全城轰动了,人们都为这个小天使的失踪焦急。小兰蒂失踪的第二天,也就是3月3日这天,小城有400多名志愿者在街头、车站、果园附近,向过往行人散发寻人启事。警方派了大批警员,一部分人在三个孩子玩捉迷藏的果园现场搜寻,另一部分人到果园附近的居民家打听、寻访,两部分人都没有发现什么新情况。小兰蒂的父母十分悲伤,不知道小女儿会发生什么危险。他们给所有亲友打了电话,没有人知道小兰蒂的消息。

  小兰蒂读书的中心小学,因为她的失踪,全校师生都处在焦虑和惶惶不安之中。小城围绕小兰蒂失踪一案,谣言四起,有人说小兰蒂被坏人当人质绑架了,还有人说被太空外星人劫持做实验了,杰米斯夫妇痛苦不堪。

  第三天3月4日晚上,杰米斯夫妇走进电视台直播间,向公众请求帮助。小兰蒂的母亲流着泪呼唤女儿回家来,父母的真情,使电视机前的听众感动得泪水横流。小兰蒂的班主任老师,教语文的贝妮特看完电视直播后,久久不能入睡,为讨人喜欢的小兰蒂忧心忡忡,一直到后半夜才有了睡意。她在似睡非睡中,做了一个清清楚楚的怪梦。

 贝妮特走出家门,周围一片漆黑,她漫无目的地走进一个柑桔园。她走得好累的时候,看见一幢小独楼,一间屋子里闪着明亮的灯光。她进了小独楼,直奔有灯光的房间,仿佛没用开门就走了进去。这是一间卧室,墙上贴满了全美棒球明星的大幅彩色画片,衣架上挂着两套棒球运动员服,地板上散乱地放着棒球员穿的鞋袜、皮手套和球帽。靠墙一张大床上,侧卧着一个穿着睡衣睡裤,十四五岁的男孩儿,被子也被男孩儿踹到脚下。贝妮特正奇怪自己怎么进了陌生人的房间,男孩儿突然惊醒了,翻身爬下床蹲在床边,双手掀起床罩,探头向床下看。贝妮特也

  随着他往床下看,只见床下直挺挺仰面躺着一个头脸血污的小女孩儿。小女孩儿身上穿的套裙,正是中心小学的深蓝色学生服,她身旁还横放着一根光亮的木制球棒,粗的棒头上留有斑斑血迹。这不是小兰蒂吗?贝妮特猛地喊了一声:“兰蒂,你怎么了?兰蒂……”贝妮特惊醒了,原来她做了一个噩梦。

  贝妮特吓醒后,回忆着梦中的每一个细节。她觉得自己之所以做了这样一个梦,是几天来为兰蒂失踪焦虑的缘故。她被这个梦搅得惴惴不安,梦中的情景太令她吃惊了?

  3月5日星期四,贝妮特上午有两节学生作文课,她一走进教室,看见学生们端坐在课桌后面,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小兰蒂,想起了夜里那个可怕的梦。她灵机一动,临时改变主意,让同学们以《我做了一个梦》为题,写一篇作文。她说:“同学们,老师要求写这篇作文时,要写自己真正做过的一个梦。记住,不许编造,不准互相抄袭。老师给你们半个小时,写完后请两名同学在课堂宣读。”也许是这篇作文很合同学们的心思,全班24名学生都写得十分认真,人人都沉浸在做过的某一个梦中。20分钟后,同学们陆续写完了,贝妮特按照姓名字母排序,让学生宣读作文。头一名宣读的是女生安娜,她和小兰蒂同岁同桌。她读道:“昨天夜里10点钟我刚睡着,忽然,我觉得像走进了一个柑桔园……”接下来的情节和贝妮特昨夜的梦境一模一样。贝妮特正感到奇怪,其余23个学生几乎都举起了小手,要求宣读作文。贝妮特让芭芭拉站了起来,芭芭拉拿着刚写好的作文稿说:“老师,我不能宣读了,安娜作文里讲的梦和我的梦是一样的,真奇怪,我怎么和她做了完全一样的梦呢?老师,我没有撒谎,也没有抄安娜的作文。”芭芭拉说到这儿,其他同学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地喊叫起来,抢着说他们的作文也都是和安娜完全相同的梦。贝妮特震惊了,全班24名学生,加上自己在内,在同一天夜里做了同一个梦,今天又在同一个时间,全班同学把同一个梦写成同一篇作文,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贝妮特让芭芭拉把同学的作文稿收上来,然后说:“同学们,你们的作文都写得很真实。这说明大家都很惦念兰蒂同学……”这时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地吵嚷着问贝妮特:“老师,我们为什么会做同一个梦?”贝妮特笑着说:“现在老师还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不过老师要告诉你们,我昨夜也做了一个和你们完全相同的梦?梦究竟是什么?会不会成真,我现在还说不清,你们将来一定会解开这个谜的。”这时下课铃声响了,贝妮特走出了教室。

  贝妮特没有回教研室,她拿着24名同学的作文让校长看了,校长也很震惊,马上向警方报了案。约翰警长亲自带领警探来到学校,阅读了24篇作文,和所有做过梦的学生谈了话。约翰警长不相信梦,但25名师生同做一个梦,实在令人称奇。在目前小兰蒂失踪没有破案的情况下,他决定按照梦中提供的线索调查一下,如果证实梦就是梦,不可能成事实也是好事,正好解除各种疑团,打消女孩儿失踪案的种种谣传。

  约翰警长排查了小兰蒂失踪现场附近14岁到16岁的男学生,在他们中间找出少年棒球队员,然后一个个细致询问,然后走访了这些男孩儿的家长,请他们协助查看孩子卧室的床下。3月6日星期五下午,终于出人意料地查出了结果。在离小兰蒂家200米远的邻居詹姆斯家,独生子苏亚成了犯罪嫌疑人。

  詹姆斯是长途运输公司运送柑桔的司机,妻子离婚后离开奥兰多,他身边只有这个正在读中学的15岁的独生子。苏亚和小兰蒂的大哥吉米同班,是中学斯巴达少年棒球队的主力击球手,性格内向倔强。他母亲走后,苏亚变得更孤傲了。他和吉米很要好,和小兰蒂也很熟,吉米他们玩捉迷藏,有时也跑到苏亚家里藏躲。警方经过侦查,最后决定搜查苏亚的卧室。警察们发现这所居室和孩子们作文中描写的环境完全吻合,墙上挂满棒球明星大照片,从苏亚的床下真发现了小兰蒂的尸体,也发现了那支带血的球棒。苏亚的父亲跑运输,从来不关心照顾儿子,儿子房中藏有被害人尸体,他根本没有查觉。约翰警长原本是为了破除学生集体做同一个梦进行侦查的,没有想到反而因为梦的线索破了案。

  警方在审问少年犯罪嫌疑人苏亚时,他交待了杀害小兰蒂的经过。这个小男孩儿毫不隐瞒地说:“3月2日傍晚,我放学回来后,就在房间里看全美棒球俱乐部联赛录像,我一手拿着球棒,学习录像中精彩的击球动作。这时小兰蒂猛地推门闯了进来,尖声叫着吉米的名字:‘吉米,我知道你藏在苏亚的床底下,你跑不了?’我一听,知道他们兄妹又在玩烦人的捉迷藏游戏,便没理她。没想到小兰蒂猛然跑到床边,我正学录像中的一个击球动作,双手抡动球棒打到了兰蒂的后脑勺上,她当时便鲜血溢出,躺在地上不动了。我吓坏了,正不知道该怎么办,突然又听到楼下吉米和加利喊叫兰蒂,我怕他们找来,慌忙把兰蒂推到床下藏了起来。当天夜里,我在床边尽最大的努力,想救醒她,但是她没有醒来。我爸爸好几天没回家了,没有办法,我是失手打死兰蒂的,我真没做别的事?当时一切都是那么快,就在一眨眼之间发生了……”

  约翰做了笔录,法医验尸报告证明,小兰蒂除头部被球棒重击致死外,没有任何外伤,没有性侵犯或其他暴力伤害痕迹。苏亚还一再说:“小兰蒂就像我的妹妹,我也爱护她,谁知道那天她为什么一下就倒在了我的球棒底下,我不是故意打死她的?”

  1999年8月底,州法院依法判处少年犯苏亚终身监禁,不得保释。宣判时,贝妮特和兰蒂的24名同学都在场,听完宣判结果,贝妮特又想起了师生同做的那个怪梦……

最后的交易

  花花在学校是校花,走上社会是鲜花,她的人随着她的花容月貌水涨水高,身后追求的白马王子是一批接一批,可她一个也没看上,最后爱上了一个大她四十多岁的钻石王老五。

  王老五已65岁了,一次在车展上认识了花花,那时花花正站在他买的那辆宝马前做车模,别说那车,就花花往那一站,那些围观的人不知是看车还是看人。当王老五坐在驾驶员位置上试车时,风光地问大伙:“行吗?”围观人众呼:“行是行!惟一缺的就是那漂亮的美女!”于是王老五便招呼那花花上车,花花有些忸怩,不愿上,这可让呼风唤雨的王老五在众人面前没一点面子,最后王老五说:“只要你上车跟我走,这车就是你的了!”一听这话,花花哧溜就钻进了那副驾驶的位置上,顿时全场一片轰动和喧哗,花花就这样嫁给了王老五。

  花花嫁给王老五后,为了稳住他,一年后又给他生了个女儿。那是因为她知道王老五前面有过两个老婆,第一个是得病死了,第二个是性格不合离了,可两个都给他留下了一双儿女。哪知,花花好日子没过多少年,王老五得了一场大病,不久就离她而去。

  按说,王老五的所有遗产都归花花和她女儿,可王老五在临死之前未下留任何遗嘱,王老五前妻的儿女也都来争其遗产了。于是,花花就同他们打起了官司。

  岂知这官司一打起来就特别困难,正因为没有王老五的遗嘱,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法院出面调解,依了花花,前妻和那一双儿女不同意;依了前妻和那一双儿女,花花又不答应,这官司无形中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花花由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妇,打成了一个满是鱼尾纹的中年妇女,连女儿都长得同她一般高了,这场官司还未见了断。

  这日,花花又去找法院,还没进去,就听见里面传出了一个女孩的说话声:“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爸了!”

  一个男孩问:“爸同你说什么了?”

  “我爸说,钱不是万能的,钱也是万能的。”

  男孩说:“这么深奥?听不懂?”

  女孩说:“我爸最伟大,你想想,他都死了十多年,还有青春美人在为他守寡成了老妇,这不是钱的力量是什么?”

  “这么说,是钱买下了她的青春……”

  听到这,花花心里不由地“格登”一下,她听出来了声音,这一对儿女,正是王老五前妻的孩子。

  蓦然,她陡然醒悟:王老五临死之前不立遗嘱,这是他有意与自己达成的最后一笔交易一一是他用重金买走了自己的青春。

  花花没有再上法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