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激励小故事

  查理·斯瓦伯担任卡耐基钢铁公司第一任总裁时,发现自己管辖下的一家钢铁厂的产量很落后,便问厂长原因。

  厂长回答:“我好话丑话都说尽了,甚至拿免职来恐吓他们,可他们软硬不吃,总是懒懒散散的。”

  那时正是日班工人即将下班、夜班工人就要接班的时候。斯瓦伯向厂长要了一支粉笔,问日班的领班:“今天炼了几吨钢?”

  领班回答:“6吨。”

  斯瓦伯用粉笔在地上写了一个很大的“6”字后,默不作声地离开了。

  夜班工人接班时,看到地上的“6”字,好奇地问是什么意思。日班工人说:“总裁今天过来了,问我们炼了几吨钢,领班告诉他6吨,他就在地上写了一个‘6’字。”

  次日早上,日班工人前来上班,发现地上的“6”已被夜班工人改写为“7”;知道输给了夜班工人,日班工人内心很不是滋味,他们决心给夜班工人一点颜色看看。那一天,大伙加倍努力,结果他们炼出了10吨钢。于是,地上的“7”顺理成章地变成了“10”。

  在日、夜班工人你追我赶的竞争之下,工厂的情况很快得到改善。不久,该厂产量竟然跃居公司所有钢铁厂之首。

  只用一支粉笔,斯瓦伯便扭转了乾坤;他所采用的,该是怎样高明的激励之道啊。

  说起激励,我们往往想到丰厚的奖金、豪华的房子、名贵的车子……是的,所有这一切都能激发一个人力争上游,创造出好成绩。然而,物质上的激励所起的作用往往是短暂的,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来越差,直至为零。

  真正高明的激励之道还是从精神上入手的。即使是最平庸的一个人,内心也有着自尊自强的一面,一旦激发他(她)向上的激情,他(她)就能创造出令人目瞪口呆的业绩。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内在的激情一旦被点燃,什么奇迹都可能创造出来。

接受残缺

  我们总希望人生完美一些,希望工作尽善尽美。我们小心谨慎地从事,力求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失误,最好能杜绝其发生

  我们做到了吗?

  每次印宣传资料前,我总是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核对,下定决心绝不能有错别字。为确保万一,还慎重交待广告公司设计人员,要求在印刷前再帮我好好地检查一遍。心想这样总可以杜绝错别字了吧,何况这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等拿到印刷品后才发现还有个别错别字,心中无比失落。又不能重新印刷,也不能把责任推到广告公司设计员身上,只能接受这一有错别字的印刷品。

  事先那么仔细地核对过,为什么无法检查出来,要等事后才能发现呢?本人可能存在定向思维,那其它人员为何也发现不了呢?

  看起来很低极、简单的失误,却无法杜绝,完美是不可求的,残缺的美是事物的本质。

  设计一件作品也是一样,在设计时觉得这已经非常完美了,等设计完后却发现还不够完美,还可以做得更好。

  完美是不可及的,完美只是人们的一种向往,努力的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的进展,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完美始终是达不到的。

  既然失误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就不再自责,也不再对别人太过于严厉。当发现某些自认为不可原谅的失误时,千万不要暴跳如雷,冷静下来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也有可能发生这种失误。

  不再埋怨后,我们想到的是下一步怎么办?怎么弥补因失误造成的损失,或接受这一不可避免的失误。大多数情况下这一失误并不会改变什么。

  于是我们拥有了宽容心和最大的同情心。

  既然完美不可求,我们不再等待,不必患得患失,根据时间规划,采取果断的行动吧。在行动当中不断地思索,不断地创新,完美的境界自然会越来越高。

  人的一生就是一部残缺史,残缺中发现了完美,残缺成就了完美。

不要看不起自己的工作

  如果人们只追求高薪与政府职位,是非常危险的。它说明这个民族的独立精神已经枯竭 ;或者说得更严重些,一个国家的国民如果只是苦心孤诣地追求这些职位,会使整个民族像 奴隶一般地生活。

  无论你贵为君主还是身为平民,无论你是男还是女,都不要看不起自己的工作。如果你 认为自己的劳动是卑贱的,那你就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罗马一位演说家说:“所有手工劳动都是卑贱的职业。”从此,罗马的辉煌历史就成了过眼云烟。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一句让古希腊人蒙羞的话:“一个城市要想管理得好,就不 该让工匠成为自由人。那些人是不可能拥有美德的。他们天生就是奴隶。”

  今天,同样有许多人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低人一等的。他们身在其中,却无法认识 到其价值,只是迫于生活的压力而劳动。他们轻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自然无法投入全部身 心。他们在工作中敷衍塞责、得过且过,而将大部分心思用在如何摆脱现在的工作环境上了 。这样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不会有所成就。

  所有正当合法的工作都是值得尊敬的。只要你诚实地劳动和创造,没有人能够贬低你的 价值,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那些只知道要求高薪,却不知道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的人,无论对自己,还是对老板,都是没有价值的。

  也许某些行业中的某些工作看起来并不高雅,工作环境也很差,无法得到社会的承认, 但是,请不要无视这样一个事实:有用才是伟大的真正尺度。在许多年轻人看来,公务员、 银行职员或者大公司白领才称得上是绅士,其中一些人甚至愿意等待漫长的时间,目的就是 去谋求一个公务员的职位。但是,同样的时间他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在现实的工作中 找到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价值。

  工作本身没有贵贱之分,但是对于工作的态度却有高低之别。看一个人是否能做好事情 ,只要看他对待工作的态度。而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又与他本人的性情、才能有着密切的关 系。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 在。所以,了解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了解了那个人。

  如果一个人轻视自己的工作,将它当成低贱的事情,那么他决不会尊敬自己。因为看不 起自己的工作,所以倍感工作艰辛、烦闷,自然工作也不会做好。当今社会,有许多人不尊 重自己的工作,不把工作看成创造一番事业的必由之路和发展人格的工具,而视为衣食住行 的供给者,认为工作是生活的代价,是无可奈何、不可避免的劳碌,这是多么错误的观念啊 !

  那些看不起自己工作的人,往往是一些被动适应生活的人,他们不愿意奋力崛起,努力 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对于他们来说,公务员更体面,更有权威性;他们不喜欢商业和服务 业,不喜欢体力劳动,自认为应该活得更加轻松,应该有一个更好的职位,工作时间更自由 。他们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更有优势,会有更广泛的前途,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那些看不起自己工作的人,实际上是人生的懦夫。与轻松体面的公务员工作相比,商业 和服务业需要付出更艰辛的劳动,需要更实际的能力。当人们害怕接受挑战时,就会找出许 多借口,久而久之就变得看不起自己的工作了。这些人在学生时代可能就非常懒散,一旦通 过了考试,便将书本抛到一边,以为所有的人生坦途都向他展开了。他们对于什么是理想的 工作有许多错误的认识(如果说他们对于工作还存有什么理想的话)。莱伯特对这种人曾提 出过警告:“如果人们只追求高薪与政府职位,是非常危险的。它说明这个民族的独立精神 已经枯竭;或者说得更严重些,一个国家的国民如果只是苦心孤诣地追求这些职位,会使整 个民族像奴隶一般地生活。”

  天生我才必有用,懒懒散散只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不幸。有些年轻人用自己的天赋来创 造美好的事物,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另外有些人没有生活目标,缩手缩脚,浪费了天生的资 质,到了晚年只能苟延残喘。本来可以创造辉煌的人生,结果却与成功失之交臂,不能说不 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一个农夫,既有可能成为华盛顿之类的人物,也可能终日面对黄土背朝 天,一直到老。

爱的努力有用吗?

  林可(化名),男,33,自由职业者,未婚。二个多月前结交一年青女友,现在碰到了一些感情上的困惑,于是我们开始了面对面的交流。

  看到他一脸忧伤的样子,我打趣地对他说:“林兄,最近交了桃花运吧,老牛吃嫩草了,是不是娇艳欲滴啊,我看你啊又年青了十岁,说说你的新女友吧,她凭什么打动了你这个优秀的孤独男人的?”

  林:年青,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纯洁天真可爱的模样,形象也不错。可能我受伤太多,可能我无法忍受孤独,所以第一眼看到她就喜欢上她了。当然交流后发现她还很有智慧。再加上她那么主动,我无力抗拒,不只是在夜里。

  王:那是好事啊,鲜花终于插在了合理的地方了。小日子过得不错吧。你那么成熟、体贴、会照顾人,懂得讨人欢心,她应该越来越爱你了哦,说说那浪漫的过程吧。

  林:刚开始确实挺好的,一周见一次面,每天通几个小时的电话,虽然花钱不少但觉得也值。听她说:她父母是开厂的,家里经济条件不错,过惯了好日子,对钱没感觉,想花只要向父母开口就行了。(忘了介绍此女友还是个学生,自己当然还不会赚钱。)暑假到了她就过来了,本以为可以开始更加温馨甜蜜的家庭生活了。却发现矛盾越来越深,到现在真的有点痛不欲生了。

  王:怎么回事啊。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慢慢道来。

  林:其实也没什么,主要是这两方面。

  其一可能正如她所说的家里经济条件太好,所以花钱如流水。与她沟通数次,告诉她:自己还在创业阶段,要学会合理地花钱,还得存钱买房、买车,为两个人的未来作打算。她根本听不进去,还是依然如故。最近稍微好了一点。有一次沟通时她说:“我这种消费时很正常的,可能是我们出生环境不同吧,你要有心理准备,我不可能会嫁给一个没钱的男人,因为在我眼里没钱是无能的象征。随便你吧。你可以随时提出来,如果你觉得吃亏的话,算一算我花了你多少钱,我可以还你。”听了让人一阵羞愧和自责。

  其二可能是她的性格吧,她喜欢结交异性,非常主动,坐一次汽车后就会与他约会。接爱他的邀请,一起吃饭,当然还会让对方购物。我提醒过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一个男人会傻到这种程度,没有企图心,愿意为你白白地花钱。”她说:“我知道怎么保护自己,我不会让他们得逞的。我只是想多点交流,但请放心,我只爱你一个,但你得给我自由,如果我只与你一个人交流的话,我的思维肯定会枯竭。虽然你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我认为爱是要有责任的,否则一山望那山高是永远结不了婚的。我会把比你更优秀的人当成朋友去交流、欣赏。因此你不用担心,只要你愿意我会嫁给你的。”

  前者或许我还能理解,后者我实在没法接受,王老师,你认为人的性格会改变吗?我年纪也不小了,不想再经历太多的爱情风波,很想珍惜这份情感,但她的性格行为让我非常矛盾,也许她并没错,但我无法忍受,我对她的爱可以改变她的性格和行为吗?我们会有希望吗?

  王:关于其一我不想说太多,就看你自己了,如果你认为自己会有钱,那么找一个会花钱的女友也没大问题,这社会正是因为女人的消费而繁荣的嘛。何况你这个人不懂得生活,不知道怎么消费,无法融入到现实生活中,有个会花钱的女人陪着你,可以让你享受到更多生活的情趣呢!关于其二我得与你好好探讨一下。正如你所说的,她也许并没错,这是她的思想,她的性格,你不能限制她的自由,她的人生,正如她不能干涉你的生活一样。性格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发生突变的概率很小吧,因此性格是先天性的,后天是很难改变的。也许环境会慢慢地改变人的性格,也许生活的阅历会改变人的想法,但需要时间。我知道你很想珍惜这份情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用你的爱去打动她,让她为了你而改变。真是用心良苦啊。但我不得不告诉你:这种努力往往是徒劳的,特别是对一个毫无社会阅历的人来说。

  所以说不是选择优秀的人作为爱人,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人去爱。千万不要去想改变对方。感动只能是一时,不可能长久。

  判断爱是不是能长久,我觉得有一个标准:如果当事人总是处于矛盾之中,说明这种爱是不会长久的,至少是令人痛苦的。

  你们可以相爱,但千万不要轻易地想把这份爱转化为婚姻,林,你懂我意思吗?

  林:让我回去再想想,非常感谢你的耐心,我想我会做出理智的决定的。

  王:祝你好运,记住:永远不要对爱绝望,不要因为某一次或几次的经历而让自己失去了自由。

奇迹会发生吗?

  我们的生活确实很平淡,也许我们寂寞太久。我们希望着奇迹发生。梦想着生活出彩,幻想着爱人突然出现在我们身旁,给我们以最真的爱,最纯洁的爱,以慰藉我们的灵魂,持平心中那永恒的伤害。

  我们一直过着贫苦的日子,有时想想这生活真的没法过了。我们希望着奇迹发生。夜深人静时我们用心地祈祷:期待着一觉醒来能够富有,摆脱贫苦,过上人过的日子。

  奇迹会发生吗?

  有人乐观地认为:“只要有梦想,敢于想,奇迹一定会出现。”作为心理暗示的语言,听起来确实不错,能够让人不丧失信心,敢于追求,找到努力争取的勇气,付之以行动,有些人改变了生活的现状,也有人碰了一鼻子灰,彻底绝望。

  同样有梦想,为什么有些人改变了现状,还有人生活还是老样子呢?

  这里牵涉到一个问题:何为现状?现状就是现在的状况。它只指一个人生命中某一个阶段的生活,并不代表过去,也不能代表未来。生命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有些人的现状维持时间很短,变化很快,有些人的现状维持时间很长,可能生活一直是这样的。

  所以说:改变了现状这个说法有待于商榷。我个人认为这只是生命的不同阶段的自然结果,自然而然发生的,有可能有变化,有可能没有变化。

  这样说:是否否定了梦想、奋斗的价值了呢?难道我们只须等待着生活自己前进吗?

  当然不是,没有奋斗生命就没法延续。

  我们只是要明白如何奋斗是有意义的。

  每个人都有他的天赋,这天赋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性格决定了一个人该从事的工作。每个人的社会资源是不同的,社会资源决定着一个人的机会。社会资源会发生变化,于是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机会,时机的把握就在于对社会资源的分析。我们的奋斗显然应以这两者为基础。根据性格和个性选择自己该从事的工作,根据自己的社会资源决定人生的进程。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成功的道理。

  脱离了前者去奋斗,很有可能付出很多,得到太少,人生变得没有乐趣;脱离后者去奋斗,由于急功近利,结果事与原违,断送了未来的机会,这是由于时机把握不准造成的必然结果。

  因此这里的改变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改变,更谈不上是奇迹出现了。

  奇迹从字面上理解或许可以理解成:奇特的生命轨迹。何为奇特呢?就是与以前完全不同,或截然相反,其中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佛教中认为:凡事都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我完全同意这一人生最深的见地。“命里有时总究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怎么知道命里有还是无呢?

  只要生命延续,生活自然会告诉我们的,或者说我们一定会发现的。只是时间而已。

  因此奇迹是不会发生的。

  有人说:“我的生命中就出现了奇迹。”那我只能提醒他:“千万要小心了,它可能只是一个诱惑。如果不能识破它,必将在日后付出惨重的代价。”

  比如说,你突然得到了一份爱,在你没有什么表现和付出时,她很快地爱上了你,你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她。或许你把它理解为缘份,奇迹终于出现在你身上。我建议你先别急着享受这份爱。一定要弄明白:她为什么爱上你。你千万要想清楚你真有那些迷人的优点吗?不要欺骗自己。也许她的语言会欺骗你,但只要给双方一点时间,她的行为会显现她真正的用意:是真爱你(一见钟情)还是另有所图。

  没有真正的付出就去享受那份爱必将失去更多,伤得更深,最终错误地对爱绝望,否定真爱的存在。

  真正的爱情是没有奇迹可言的。适合你的人由于某种缘份出现在你的生命中,爱的火花出现了。你们从相识到相知,到相爱,互相付出,相互欣赏,最终决定走到一起。你的优点正是她所要的,你的缺点是她可以接受的。优缺点是先天资源,通过后天努力,也就是付出才得到了爱。

  再比如说,在你没有什么付出时,突然得到了一笔横财。你也许把它理解为生命中出现了奇迹。千万不要急着享用它。你得仔细地分析清楚:这笔钱是怎么来的,是必得的吗?背后是怎么样的陷阱,日后需要付出怎么样的代价。如果是遗产那是先天社会资源,你可以享用;如果是你奋斗的必然回报,叫现时报,那也享受不妨。如果不是遗产又不是你奋斗的必然结果,那请你一定要抵制这一诱惑,保持以前的生活方式,否则你一定会得不偿失。

  当然也有人花了两块钱买彩票中了五百万,这算不算奇迹呢?我想可以算做“奇迹”吧。中了彩票生活变了,但生命还得继续,如要让生命有意义还得去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过有几人可以中彩票呢?这概率实在太小,我想不能寄希望于这样的“奇迹”吧。

  虽然奇迹不会发生,但我们终于拥有了平和的心态,一步步地创造着生活,享受属于我们的自然生活。

由泰森之败而想到的

  十八年前的泰森开创了一个时代,开始谱写他辉煌的拳击生涯。年青的他,要雨得雨,要风得风,仿佛整个世界都是他的。他用他的铁拳证明着他的价值,他的实力为他赢来了无数的荣誉和数不清的金钱。他可以过他想过的任何生活,只要是钱能办到的,当然他的爱心也因为有了钱而得以实施

  也许事业快速地走上了顶峰,无人能够抵及的顶峰,泰森的人生立刻步入低谷,常人无法想象的低谷。痛苦打击包围着他,正如当年的荣誉一样,来势汹猛。商业机构利用了他,发了他们可以发的横财。

  而泰森却从一个太富有的人走向贫穷,负债累累,生活无以维系。

  舆论总是这样,可以把一个人捧上天,更会把一个人打入地狱。事实上你什么也没变,但社会对你的评价变了。

  泰森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以前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成功是属于他的,是必然的,是自己实力的象征。后来他变得谦卑了。赢了后不再挥动拳头,友好地扶起对手,然后跪下来向上苍祷告:感谢上帝的恩赐。

  十八年后的泰森,38岁的泰森又复出了,他不得不继续他的拳击生涯,因为他要生活,他要还债。当然他热爱拳击。

  可怕又可以想象到的一幕出现了,以前几个回合就能击倒对手的泰森,今天在第四个回合就被对手狠狠地击倒在地,眼角鲜血直流,他重生地坐到了地方,眼神中那种绝望让人的心一阵阵绞痛。

  泰森倒下了,泰森时代结束了,这是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他这个年龄已经不适合打拳击了。

  他要生活,他无法全身而退。以青春换取财富的他,却在青春已逝后重操就业,想借此谋生。这是怎样的人生啊,悲壮,泰森。

  忽然想到自己的人生。奋斗这么多年,只解决了温饱问题。现在年青还能到处演讲,同样吃青春饭的我不知老了后靠什么生活。我还能演讲吗?还有人听我演讲吗?我还能激情四溢吗?

  当我不再有价值时,社会是否会抛弃我呢?也许社会没有说要抛弃我,我也会抛弃我自己。

  擂台是拳王的舞台,讲台是演说家的舞台。只有在舞台上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离开了舞台生命也就失去了乐趣。这是艺人的悲哀还是骄傲。

  过于投入就会执著,无法放下。

  太大的成功,总是让人会有或多或少的变态,至少不能享受常人所拥有的幸福。有人说:这是成功的代价。

  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只是觉得人们需要我,我就去讲了,用我所有的心血,所有的爱心,同情心,让人们找到生存的勇气。如果有一天,人们不再需要我了,我就会在舞台上消失。如果有幸,我能靠自己活下去,那就活着,如果我无法养活自己,那就走吧,走入我的世界,只有我自己的世界。

  所幸,现在人们还需要我,那我就活着,活好现在的每一天!

狂风暴雨

  天气是太热了,昨晚真的无法入睡,只能半夜起来开空调。平时只要一个人睡觉从不开空调,不仅为省钱,只是想尽量不依赖太多的物质文明,相信自己的静

  热到极点了,热太久了,今天下午突然狂风暴雨而至。无法形容雨的猛,风的劲,夹杂着震耳的雷声,一声高过一声。坐在电脑前看着《论语》的我都无法安心,不得不停下来看着窗外,感受着这变化,担心地享受着这狂暴的天气,总感觉这是大自然的怒吼,仿佛我们人类又做错了什么。灯也不敢开,心想最好离电脑远点,雷电是否会让之着火呢!还想着自己最近有否做什么对不起自己的事。如果一阵雷把我劈死是否预示着:我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可去也。想到这儿也就坦然了,敢于直面大自然的咆哮了。

  没多久雨停了,风静了,雷声消失了,一切归于平静,多了一点湿气,今晚可能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急风骤雨总是这样,来得快去得也快。不象和风细雨,不停地下,下得你的心情也湿露露的。

  因为它太狂,太猛烈,狂风暴雨总是让人感到有点难以忍受,总担心着什么事要发生。正如人生意想不到的灾难,痛苦,挫折,来势如此凶猛,让人一时无法接受,太突然了,太可怕了,为什么我的命运会如此呢?这是世人的感叹。

  狂风暴雨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热久了、热到极点了必然会来。人生的挫折困难也是一样,在人生如意时,太顺时,平静时肯定会出现,无法预测,无法防备。那就让它来吧。狂风暴雨一般来说并不会给人类带来太多的麻烦,反而调节了气候,让我们生活得更舒适些。尽管刚开始时让我们提心吊胆地,过后我们自然地接受、承受了它,并享受到它带给人类的滋润。挫折总是以令人痛苦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过后我们也能接受、承受它,并从中找到生命新生的力量,对人性有了更深的洞察和体悟。狂风暴雨一定会过去的,正因为它来得太猛烈了,自然时间也短,很快就过去了。挫折让人意想不到,太出乎我们的想象,我们也许痛得很深,但终久会过去的,而且很快就会过去的。我们的人生又恢复于平静。

  狂风暴雨还能带给我们一种激情,这是和风细雨所不能带来的。正因为它是激情,自然停留的时间短暂,很快就消失了。

  我们总是在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希望生活多姿多彩,不要重复周而复始的生活。过惯了三点一线的生活,觉得人生无比乏味。希望来得刺激,来点新花样。给自己一点生命的激情。

  殊不知,人生最终是平淡的,绚烂是一时的,激情是一时的。于平淡中挖掘生命的意义才是正道,才是可求的。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是否验证了它。

为何选择逃避

  对生活的单一理解,总希望生活在我们想象的世界里,让我们不得不面对“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的境地”。

  试问:“什么是我们要的生活呢?”答案无非是“顺利一点,开心一点。”何为顺利呢?就是达到预期的目标,出现与想象中一样的结果,当然越快越好。

  人们对生活的这种理解和追求必然让自己时时受伤。

  当不如意出现时,我们变得烦燥不安,不想面对,只希望快点过去。因为这不是自己想象中要过的生活,这种局面太出乎意外,太令人痛苦了。

  为什么我们总想逃避呢?

  是因为我们没有勇气面对现在,我们只寄希望于未来。现实已经出现了,人们对它已经没有想象的空间了;而未来尚未出现,不需直接面对,于是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象着:只要经过这道坎,一切都会风平浪静的,生活马上会天遂人愿的,至少可以恢复平静,象以前那样悠闲自在些。

  这种期望让我们不想去面对现在,试图逃避现在,只想让现在这一刻消失或马上过去。

  但这一刻是无法消失的,也不会按照我们的意愿立刻结束的。

  正因为我们希望它消失而没有消失,我们希望它立刻结束而总是不结束,于是现在的生活变得让人更无法忍受,简直度日如年,甚而产生生不如死的念头。

  我们只是机械式地过着现在的生活,把它当成痛苦来看待,把它理解成生命的不得已不得不去承受。只是还有那一线对未来的期望让我们得以活下去。

  但未来真的会如我们所愿的好吗?我们真的可以过那种理想中或想象中的生活了吗?生活就不会有诸如现在出现的这种麻烦了吗?

  人们只是怀着侥幸的心理期待着,根本没有去想或不敢去想,至少不用马上面对。

  只要稍稍一想,令人沮丧的答案就会出现:未来还是会出现其它麻烦,也许更惨,谁知道呢?而且这是必然的,只要人的意识存在。

  于是逃避后只是要面对另一种麻烦,并不会有我们想象中的天堂出现。

  逃避了没用,我们无法逃避,这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现实生活。

  当我们真正意识到逃避没用时,我们只能面对现在的生活。

  勇气出现了,我们终于学会进入了现在的生活。

  一旦进入时,我们发现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坏。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事情的原态,但我们可以选择对它的理解,我们学会了从各种角度去看待它,面对它。生活突然变得有趣起来,乐观让我们学会了自我解嘲,还有对生活的嘲笑。

  当我们知道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是生活的本来面目时,我们不再那么急躁了,变得心平气和。坦然面对自己的人生。

  我们发现这世界没有真相,事情的真相只是我们眼中的真相,这是由我们定义的。麻烦当然是我们定义的,其实它本不存在,只是我们把它定义为麻烦,于是生活就变得麻烦了。

  改变事情的真相很简单,只要我们给事情重新下一个定义,下一个你乐意接受的定义,非凡的勇气诞生了,理想中的生活或想象中的生活出现了。

  “哦,很好,这就是我的生活,这是上帝对我的考验,我必将战而胜之。”当我们产生这样的心念后,吹个口哨,生活变得轻松起来,热情重新来到我们身上,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了。事实上这本不是问题,这只是我们的生活。

  我们时时刻刻这样去面对生活时,我们学会了活在当下,我们全身心进入现在,生活终于恢复它本来的面目。

痛快地花钱

  赚到钱总是令人欣慰的。

  花钱却是一件让人不愿做却总是要做的事。特别是长时间没有进帐只能出帐时更让人惶恐不已。

  赚钱是我们付出劳动的结果,花钱是我们享受服务的过程。既然是享受为何会让人难受呢?

  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地花着每一分钱,不断地暗示自己:这可是血汗钱啊,要省着点花。特别是一些意外的开支,没有计划要花的钱,人生出现一些变故不得不花的钱,总是让我们那么地不情愿,那么地心痛。

  尽管这是意外的开支,但我们明明知道必然得花,为何我们还那么痛苦不堪呢?

  我们对未来有太多的设计,太多的计划。大多数人生命中没有横财,口袋里的钱也不会突然增加,只能计划着花钱。任何一笔钱都有出路,更有去路,事先都安排好了。临时的花钱打乱了全盘计划,担心着计划的落空,不知怎么填补这一空缺。这种不得已的花钱怎么可能令人开心呢!

  生活还得继续,我们必须去花那钱,这就是我们的生活。于是我们不得不想方设法,让花钱这件事变得有趣些,令人愉快些。

  怎么可以让花钱变得大胆些呢?

  我们始终要相信:我们会赚到钱的,会赚到足够的钱。只有这种希望存在,我们才敢去花钱,才乐于花钱。

  信贷消费就是消费希望,消费未来的希望。

  我不太赞成信贷消费,那会给生活造成太大的压力,除非万不得已,最好是少量举债。

  我指的希望有个前提条件是花你现有的钱。而不是花未来的钱,没有赚到手的钱。当然不包括投资做生意,那是两码事,这里指的是生活消费。

  银行里的存款,本来有明确的计划,现在由于突发事件必须花时,要对自己以后能赚到钱有信心。于是敢于去花这笔计划中的钱,因为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还能赚到钱,这计划就不会落空了。钱不在于多少,在于周转。只要有能赚到钱的信心和希望,周转就不成问题了,生活也就能过下去了。

  快乐地花钱吧,只要是花现有的钱,就能享受到更多的现代文明。始终要相信自己能赚到钱,只要这份希望存在,花钱就真正能成为一种生活的享受了。

十年后的同学会

  今天我们麻醉班开同学会,毕业十年后的第一次同学会。尽管准备工作已经一个月余,可令人遗憾的是:还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没有出席,有些因为真有事走不开,还有些可能觉得没什么意思借故不参加,再加上还得花点钱。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对人生有不同的理解,虽然有点心冷,但我能体贴到他们的心思。

  今天来的同学除了我之外都还在各个医院做麻醉医生,人们心目中的白衣天使。十年后的他们绝大多数都结婚生子了,成熟了许多。每个人见到我表示了极大的羡慕。感叹地说自己白混了,当初没有我这样的勇气和魄力才这样混着,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想法了,就这么过吧。

  这样的话我听多了,每天都有人对我说着这类的话,要喜爱自己的工作真的挺难。我们总是羡慕别人的工作,别人的生活。每个人对自己的幸福已经习惯到无法再体会了,能够感受到的是自己每天的不如意。但我们只能看到别人表现在外的需要掩饰的生活,无法体会到对方灵魂深处的痛苦。

  同学间真的没什么好聊了,除了职位,工资,老婆,孩子,情人,还能讲些什么呢?为了消除沉默,唱歌,打牌,就象读大学生时一样地疯狂一晚。

  期间我所尊敬的麻醉界的权威陈老师找到我,于是我们开始了对话。

  陈:王国权,你真的很不错,经过自己的拼搏成为一个职业演说家。有个问题向你请教。

  我:陈老师,你是我永远的老师,尽管我没有从事麻醉工作,似乎丢了专业,但你教会我的不仅是麻醉专业知识,更多的还是做人的道理。至今让我受益匪浅。事实上我已经忘了他跟我说过什么人生哲理,但我知道这么说他会挺受用的。我对自己有智慧的公关语言感到无比寒心。当语言成为套路适用与不同的对象时,人的真情却在慢慢地消失了,尽管我表现得那么真。人终于变成一部会机械工作的机器。

  陈:我们麻醉医生最缺的就是你的口才。你想想,现在的医疗纠纷越来越多,病人越来越难弄了,我们该学会保护自己。怎么保护呢,那就需要口才。最好是能把死的说成活的,能把责任说得没责任,说得病人心服口服,这样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下次麻醉会议能不能请你来讲讲啊。

  听到这儿,我的心已经彻底死了,我还能说什么呢?我怎么可能有脸面出席他们的麻醉会议,说些不是人该说的话啊?利用我的口才,教会他们把白的说成黑的,把该承担的责任说得没有责任,帮他们一起欺骗弱势群体。这就是他们眼中演说家可以做的事,应该做的事。

  学会保护自己,这是人的本能,确实也没错。但总得有个规则吧。我们不必去承担不属于我们的责任,但我们怎么可以回避本该承担的责任呢!这不是通过牺牲别人的利益来逃脱自己的责任吗?

  这是我曾经尊敬的麻醉界的权威说的话,真让我觉得无地自容,为他的权威感到痛心,为自己作为一个演说家,在权威眼里是干这种事的人而痛心疾首。

  在这个社会里我们确实容易迷失方向,没有自己的世界观,没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只能统一的价值评价标准,让人们有同一的目标,统一的思维方式,和共通的处事方法。

  也许只能这样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好些。

  但我们却对由此给别人带来的伤害视而不见。不知人们的灵魂是否得以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