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的年轻人

  小区的大门口,有两个年轻人的报摊,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他们都以同样的价格卖同样的报纸,对买报的人都是同样的笑脸相迎,可是人们都到左边去买报。
  因为你早上花一元钱在左边买两份报纸——《服务导报》及《经济早报》,下午,3点钟前送还,可以免费换一份《扬子晚报》;而3点钟后买《服务导报》和《经济早报》的,只需交五毛钱就够了。人们在这儿买报纸,一元钱可以看三份报纸。
  紧挨着报摊是两个卖馒头的姑娘,她们的馒头都同样的大小,同样的价格,可是人们都到右边去买馒头,因为你在这儿花一元钱买五个馒头,她总是再放一个鸡蛋大小的小馒头,尤其是小孩子来买的时候。
  前不久,小区的澡堂贴出告示,要对外出租,大红纸贴了三个月无人问津,因为这个小区是市里的示范工程,家家户户一天24小时供应热水。这儿的澡堂生意清淡,人所共知。有几天人们见左边卖报的小伙子和右边卖馒头的姑娘在澡堂里忙乎,原来这个闲置了大半年的澡堂被他俩以每月2000元的价格租了下来。
  起初,人们都以为他俩昏了头,因为有人算过,一个月1000元包下这个澡堂都不能盈利。不过,当一块“宠物澡堂”的牌子挂起后,人们才感觉到小区里出了人物,因为这个小区里至少有八百条狗。
  现在“宠物澡堂”已发展成“宠物美容院”,有狗部、猫部、鸟部三个洗浴美容厅和一个宠物食品店,宠物澡堂也由原来的两个人发展到现在12个人。门口的报摊也换成了报亭,由一对老人经营,据说一个是那位男青年的妈妈,一个是那位姑娘的爸爸。 

出卖智慧的人

  越战期间,美国好莱坞举行过一次募捐晚会。由于当时的反战情绪比较强烈,募捐晚会以1美元的收获而收场,创下好莱坞的一个吉尼斯记录。在这次晚会上,一个叫卡塞尔的小伙子一举成名,他是苏富比拍卖行的拍卖师,这惟一的1美元是他用智慧募集到的。
  当时他让大家在晚会上选一位最漂亮的姑娘,然后由他来拍卖这位姑娘的一个亲吻,最后他募到了难得的1美元。当好莱坞把这1美元寄往越南前线的时候,美国的各大报纸都进行了报道。
  人们看到这一消息,无不惊叹于卡塞尔对战争的嘲讽,然而德国的某一猎头公司即发现了一位天才,他们认为卡塞尔是棵摇钱树,谁能运用他的头脑,必将财源滚滚,于是建议日渐衰萎的奥格斯堡啤酒厂重金聘他为顾问。1972年,卡塞尔移居德国,受聘于奥格斯堡啤酒厂。他果然不负重望,在那里异想天开地开发了美容啤酒和浴用啤酒,从而使奥格斯堡啤酒厂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销量最大的啤酒厂。1990年,卡塞尔以德国政府顾问的身份主持拆除柏林墙。这一次他使柏林墙的每一块砖都以收藏品的形式进入了世界上200多万个家庭和公司,创造了城墙砖售价的世界之最。
  1998年,卡塞尔返回美国。他下飞机的时候,美国大西洋赌城——拉斯维加斯正在上演一出拳击喜剧,泰森咬掉了霍利菲尔德的半块耳朵。出人预料的是,第二天欧洲和美国的许多超市出现了“霍氏耳朵”巧克力,其生产厂家是卡塞尔所属的特尔尼公司。这一次,卡塞尔虽因霍利菲尔德的起诉输掉了盈利额的百分之八十,然而他天才的商业洞察力却给他赢来年薪3000万的身价。
  新世纪到来的那一天,他应休斯敦大学校长曼海姆的邀请,回母校做创业方面的演讲。在这次演讲会上,一个学生当众向他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卡塞尔先生,您能在我单腿站立的时间里,把您创业的精髓告诉我吗?那位学生正准备抬起一只脚,卡塞尔就答复完毕:生意场上,无论买卖大小,出卖的都是智慧。
  这次他赢得的不仅是掌声,还有一个荣誉博士的头衔。

魔高一丈

  塔卡是智利纳莱港海关的一名关长,他性情耿直,廉洁奉公。当地一些想逃关税的不法商人都对他恨之入骨,但拿他没办法。
  这一天,一名海关人员向他请示,说有一些货物在欠税仓库已经停放三个月了,一直没人认领,现在该怎么办。塔卡不假思索地说:“按照规定办理,有什么麻烦吗?”原来智利《海关法》有规定,凡人关货物,在海关仓库停放超过三个月没人认领,即可视为无主财产。海关有权拍卖,所得收入一律上缴国库。那位海关人员面露难色地说:“塔卡关长,你最好跟我到仓库看一看吧。”
  塔卡十分纳闷,便跟工作人员来到仓库。他走到一个已经打开的集装箱前,见里面的货物竟是意大利高档手套!他知道智利政府为了保护本国民族工业,对国外进口的皮制品一是限制,二是征收很高的关税,所以一般没有哪个商人敢冒险从国外进口皮货。他对那些皮手套看了又看,这才明白那个工作人员让他来仓库的目的。原来,每个包装盒里的手套都是单只,只有左手没有右手。塔卡皱皱眉头,让工作人员把十几个集装箱全都打开,结果都一样。
  塔卡在海关工作了十几年,还是头一回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一时也闹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想了想只好说:“还是按规定拍卖吧。”
  拍卖会上,这批单只手套就像一堆垃圾一样,谁也不要。最后,一个叫西奥的富商举了牌,以很低的价格全部买走了。
  这与其说是拍卖倒不如说是清仓大处理。但是,塔卡看到西奥临走的时候,冲他不无得意地笑了。
  塔卡一连几天都在琢磨这件事,觉得这里肯定有鬼,可一直也想不出个头绪。
  这天早上,塔卡起床上班,发现鞋子少了一只。他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正想把那只鞋子扔了,他家的小狗嘴里叼着另外一只鞋从外面跑了进来。这一刹那,他突然想明白了,匆匆忙忙来到海关办公室,马上询问工作人员这几天是否有意大利皮手套入关。
  工作人员肯定地说:“没有。”
  塔卡并不罢休,立刻给其他海关关长打电话询问。结果,离纳莱港最近的蒙特港海关关长说:“是有一批意大利皮手套入关,可是没人报领,已经拍卖了。”
  塔卡追问:“是不是单只?全是右手?”
  蒙特港海关关长吃惊地说:“是,都是右手。我们也觉得奇怪了,没有办法,只好以最低的价格处理掉了。”
  “那么,买走的人一定叫西奥了?…‘不错,是叫这个名字。当时,他还怪怪地冲我笑笑。”
  塔卡放下电话,气愤地骂道:“奸商,为了逃避关税,真是无孔不入,看我怎么收拾你。”
  塔卡很快想好了一个计划,他要联合所有的海关,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及时通报,不管第一批手套从哪儿人关,都可以拍卖;等第二批手套入关时,立刻封存,压死在库中,不再处理。让他血本无归,看他还笑不笑!
  果然,过了段时间,又有一批意大利手套人关了.像上次一样,还是没人认领,还是只有单只。塔卡暗暗高兴,他和其他海关通报了消息,在确定只有一批皮手套入关后,便决定公开拍卖,引鱼上钩。
  拍卖会依然如故,最后,还是西奥以最低价格买走了所有的手套。临走,西奥又耐人寻味地向塔卡笑了笑。塔卡心想,看你能不能笑到最后。
  星期天,塔卡在家休息。妻子兴高采烈地从街上购物回来。她买了几套时装,还有一副意大利高级手套。塔卡对手套很敏感,一听说便拿过来看。他看了一眼,见两只一顺儿,便肯定这就是西奥买走的那一批,于是笑着说:“亲爱的,你买的手套怎么都是左手的?”妻子说:“亲爱的,你把其中一只从里面翻过来不就是一对了吗?这副皮手套是不分反正的,里外都一样。”
  塔卡听到妻子的话,霎时就愣住了。这么简单的问题,当初怎么就没有想到?还在傻等第二批手套呢!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看来要想把好关,光凭廉洁奉公、秉公执法还不够,还要有智慧和经验才行啊! 

柔性竞争

  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姨夫家做客期间,耳闻目睹了一家制药公司的客户服务小姐,上门为客户调换过期药品之事,使我感慨颇深。
  那天傍晚,姨夫和我刚刚共进完晚餐,忽然门铃响起。姨夫把门打开,只见一位金发碧眼、留着鬈发、戴着白手套、两手各拎一绿一白皮革箱的小姐出现在了眼前。她柔声细语地道了一声“晚上好”,然后自报家门:“尊敬的客户先生,我是威斯灵药品的客户服务员,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公司产品的信任,您去年3月28日在州第三连锁药店购买的两瓶威斯灵,昨天已经过了保质期,请您告诉我,您服用完了吗?”
  姨夫听后,立刻礼貌地报以微笑,做了个“请进”的手势,客户服务小姐谢了一声走进客厅。姨夫对她说:“小姐,请您等一等,我得翻开小药箱,看看还有没有这两瓶药。”于是,姨夫走到房间里,拎出一只精致的小药箱,打开箱盖,从林林总总的药品里面找出了两瓶专治感冒的威斯灵胶囊。由于姨夫的眼睛不怎么好,他要我看看这两瓶威斯灵商标最下端的保质日期。我凑近一看,保质期果然刚刚过了一天,一瓶还没有开封,另外一瓶里面的胶囊好像所剩无几。
  于是我把情况告诉姨夫,姨夫笑着将两瓶药递给了客服小姐,慢条斯理地说:“服务小姐,谢谢您,那就请您换两瓶吧,备着到时候服用呗。”客户服务小姐听后笑了笑,将两只药箱放置在茶几上,接过这两瓶过期威斯灵看了看,将一瓶没有开封的放置在茶几上,用手迅速旋开另一瓶的盖子,将瓶里剩下的几粒胶囊倒在手掌上,数了数后说:“尊敬的客户先生,这一瓶您已经服用了24粒,还剩下6粒,这6粒我们公司以每粒5美分的价格回收,那一瓶没有开封,我们公司以统一零售价5美元的60%价格回收。”说到这里,她从口袋中掏出计算器,很快计算出。“尊敬的客户先生,现在您只需支付6美元70美分就可以购买这两瓶威斯灵新品了,这可要比您到连锁药店去购买便宜了许多,我很想知道,您能接受这一调换方式吗?”
  这么实惠的买卖,姨夫自然是高兴地接受了。于是,客户服务小姐先打开白色药箱,将两瓶过期威斯灵一齐放置进去,接着打开绿色药箱,从里面拿出两瓶威斯灵说道:“这是5天前出品的威斯灵,零售价格和治疗感冒的效果和以前是一样的。到明年到期后的第二天,我们公司会有客户服务员来访问您的。”说完后,她开具了发票,发票上面注明了这两瓶药的购买方式,然后从姨夫手里接过6美元70美分,道了一声“再见”,然后优雅地转身走出了客厅。
  姨夫告诉我,美国各制药公司和各连锁药店联网,制药公司每天所生产的各批次非处方药品销售给哪些客户,药店都有详细的一览表并及时提供给相关制药公司。各制药公司从这些市场销售信息中掌握了客户所购买各药品的保质时间段。一旦到了保质期后,就会及时派遣数量不等的客户服务员主动登门造访,征求意见且询问是否要调换。此举堪称是一种柔性竞争之高招,一是掌握了客户对药品疗效的意见;二是相对地稳定了客户群,促进了药品薄利多销;三是提升了以人为本的公司形象。
  都说美国各制药公司为了争抢到最大的客户群,他们纷纷揣摩了客户的心理并尝试着各种小贴士形式般的锦囊妙计,以求出奇制胜,这也许就是一个缩影!我油然感慨道。

钱是青春所无法驾驭的

  有人说我把我的收藏都捐了是因为我高尚,其实是我走投无路。因为我知道把钱留给子女只会留给他们祸害。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是驾驭不了大笔钱的。人生获得生存能力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通过传授获得的知识另一个是靠自己积累的知识就是经验而把经验传授给别人还是知识人只能靠自己的经验生存没有人能靠知识生存。
  经验的积累需要岁月。因此美国政治上的重大任命都有年龄上的限制比如竞选总统要35岁以上。比如在英国不到40岁当不成法官。1986年,我见过一群人当时他们都是身价几千万,但是1990年后他们中有的人连手机也买不起。现在确实有很多身价过百万的80后新贵到2030年的时候现在的80后新贵都40多岁了那时再看他们如何。其实他们都没有经历过挫折他们面对的都是经受得起的困难不是跌倒爬起来的磨难。等到国家彻底打开一扇门他们的事业也许就到此为止了。投资的大亨说你回家吧我给你一亿美金。明白人把钱一存做纨绔子弟;不明白的人开始投资总有投完的时刻。他们这群人真正的危机还没到来。
  信息年代的革命改变了我们所有的生活方式,因此80年代生的孩子有些突然发了财。他们是既得利益者这是他们的幸运。但是我20岁时买个碗5块钱他们一生下来一个碗500万。他们买不起。他们在财富面前是缺乏感受的。
  我们这代人比80年代生的年轻人幸运因为我们看到了社会由贫到富所有的丰富的变化。也许我们年轻时没他们那么迅速成功那是我们浪费了青春吗?没有人生都是浪费。美好的人生就是用来浪费的。
  中国富人的富裕都是表象。因为富裕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资本积累也包括精神层面的积累。而中国的富翁在精神层面通常贫穷而苍白。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于是大部分富翁在正规场合都会穿着邋遢、随便并且标榜不修边幅;大部分富翁都蔑视西方的文化礼仪。其实那是种逆反心理。他标榜自己的不修边幅表示不愿意向人类文明妥协那是种自卑心理。他做不到洋干脆土到家。中国的艺术家、富豪都标新立异用附加手段引发人的注意。
  中国相当一部分艺术家的桀骜不驯都是刻意的,只要你让人看出来了傲气就是刻意。他们中间一类是大长发一类是秃头非常标准的特别人群都跟头发较劲。而在西方大部分艺术家和主流社会人群没什么差别即使在中国也不乏先例当年齐白石与街上的北京老头儿又有什么差别呢?
  最美好的人生假设活80岁就是1岁活到50岁回到20岁再活一遍。所有名人名言都说,50岁有50岁的快乐60岁也有60岁的幸福那是到了五六十岁没辙了只能说我这样活有乐趣。其实人绝对为物所累我特别明白。任何人在财产面前都说得明白想不明白。有人问过我做收藏这行藏品什么时候卖最值钱我说我绝对知道就是在你死前卖东西最值钱但是这时候钱对你有意义吗?钱对李嘉诚、巴菲特那样的富豪们来说绝对就是个数字没有意义。所以,他们把钱捐了巴菲特捐了370亿他还有85亿即使他只剩8个亿他都绝对够用。他把钱捐给比尔·盖茨基金会这是个聪明的做法他白使唤了一个世界上最牛的人给他干活。

生命钻石

  我曾读到一个故事:美国一位母亲有两个孩子,其中小女儿特别可爱。有一天,8岁的小女儿给她讲了一个故事。她说:“妈妈,我做了一个梦,我变成了一颗钻石。在手上不断发光,而且很漂亮。”不幸的是,一年后小女儿得了一场病,10岁就离开了人间。母亲因此非常抑郁和痛苦,她总是想起女儿讲的这个梦,于是她就想:我要把我的女儿变成钻石。她坚持不让火化,但后来没办法还是火化了。但是,她说火化了我也要想办法。之后她就开始在互联网上找,居然找到了一个小公司,正在做一个实验,用人的骨灰做成“钻石”。于是她就找到了这家公司,把女儿的故事讲给公司职员听。这个公司的员工被这位母亲的执著和爱心所感动,答应帮助她。结果他们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研发成功,用女儿的骨灰做成了两颗“钻石”,一颗挂在母亲的脖子上,让她永远跟她女儿在一起:另外一颗放在她女儿的画像前面,让女儿挂着。
  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叫《生命钻石》。这个故事让我联想到,一个民营企业即使死了,它也有价值,就像这个女孩子,她的生命光芒会永远被铭记和发光。我们后来的人要像这位母亲一样。把这些死了的民营企业标本和骨灰搜集起来,把它做成钻石,让它永恒闪烁,成为遗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
  我们可以做的第一件事是,要让这个钻石能研制成功。改革开放已经快30年了,找到这些还健在或失败了的民营企业家,让他们口述历史。一定要非常详细地口述。将这些民营企业的失败与成功的经验写成案例,拿到MBA课堂上去研究,让后来的创业者学习借鉴。我去哈佛看到他们已经写了中国的几家企业的案例,但写的都是成功的案例,我觉得还应该写几个中国民营企业失败的案例,用这些案例来推动不断深入的研究,让我们牢牢记住民营企业发展过程当中一些健康的基因和失败的根源吧。
  第二件事是给这些企业的领导人撰写传记,这样加上口述历史,再加上案例。实际上我们对整个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脉络。最近已经有人注意这件事情,财经作家吴晓波写了一本书《大败局》,记载了中国几个典型的失败的民营企业的历史。他还写了另外一本书,是关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史,我看了一下,跨度较大,由于时间很短,采取新闻记者的一些写法,在1991年、1992年这段将万通也写了进去。从写万通这部分来看,我认为他写的东西还不够贴近历史过程的真实,我觉得他应该再组织更多的人,把这个工作继续下去,不要停顿,为当代人写好当代史。把民营企业的成功和失败都记录下来。
  第三件事是应该在网络上建立一个民营企业的门户或博物馆,让大家很容易看,想了解民营企业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过这个网上博物馆把它看清楚。这一系列工作都是对历史负责任,也是对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未来负责任,把这些工作做完。就相当于那位母亲把她的孩子变成了钻石,挂在了脖子上。我希望能有很多人来做这样的工作,如果有人愿意做这样的工作,我也愿意出力、出钱,最终使中国这一代的民营企业像一枚钻石。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璀璨的、发光的和永恒的位置。

人人都想去的公司

  给人们自由让他们做他们想做的事,从长远来看他们的成功会远远超过他们所经历的失败。
  ——里卡多·塞姆勒
  
  第一条规定:晚上7点之前,所有人必须离开办公室;
  第二条规定是老板给自己的:给员工最大限度的自由和权利;
  第三条规定充满了破环性:审视所有规章,大把大把地扔掉它们;
  最后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规定:消除所有代表压迫的东西——取消门卫例行检查,取消考勤制度,取消着装规定;不为公司高层保留车位,没有谁真的比别人更重要,谁先来谁就把车停在那里。
  这样的规定是不是让天性爱好自由发挥的你很欣喜?对,这就是塞氏公司的不同寻常之处。
  别像“注册商标”
  在老板塞姆勒的父亲掌权的时代,父亲会严格遵守时间表,无论在公司还是家里,他都表情严肃。这表情就像“注册商标”,用来引起尊重和恐慌。在办公室里,职员们总是用抛硬币来决定谁去给父亲送文件,无论父亲还是员工们,都工作得非常辛苦,很不快乐。
  塞姆勒从小就看到了不快乐的领导和不快乐的员工,这促使他思考。把人当成生产工具的时代正走向终结;实行参与管理要比传统的单向管理复杂得多,但终将带来大收获。他决心真正改变企业。
  别当婆婆
  在塞姆勒眼里,大多数公司都患有一种综合症:对待员工就像孩子一样,告诉他们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集合,该做什么,穿什么,跟什么人说话。但是如果你把员工当作需要时时监护的对象,他们就会成为被监护的对象,他们会言听计从,但他们也不会有热情。
  塞氏公司没有前台,高层经理自己接待客人,自己复印东西,自己发传真;员工很随意,竟然穿着短裤来上班;有的员工没完没了地看报纸,从来不装出忙碌的样子;老板不呆在公司里,很长时间都没往公司打电话;这里甚至没有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可以选择自己的报酬……
  这里对雇员像成年人,也期望他们像成年人一样表现,做错事的时候自己承担责任。由于每个员工每六个月必须重新雇佣,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工作是有风险的。塞姆勒信奉的是,一个在海边度假的员工仍能为顾客和同事创造价值的话,比起干十天工作但没有创造价值的员工要好。
  无为管理
  塞姆勒说:“二十年来,我一直不想弄清这家公司是做什么业务的。”他的理由很简单,当你说清公司的业务时,你会让员工穿上思想上的紧身衣,接受一种思维定势,更糟的是你给了他们一个借口去忽视面前出现的各种新机会:他们面对新的商机时会说“别理它,跟公司的业务无关”。
  今天的公司正在拼命地想办法提高公司的创造能力和灵活性,鼓励员工不断拿出创意,释放他们的才华,换句话说,他们都想做塞氏公司在过去二十年来一直做的事。
  人尽其才
  大多数公司往往为特定的工作雇佣员工,然后将其固定在职业轨道上,而不会考虑个别雇员的真实愿望。结果公司的需要和雇员的愿望出现脱节,公司也因人才流失而备受折磨。
  塞姆勒打破了这个框架。在他的公司里,所有刚加盟的新雇员都参加一个项目,叫做“迷失在太空中”。他们花六个月到一年时间在公司内四处漂动,熟悉业务,尝试不同的工作,与各部门的人交流,当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和目标的工作时他就留下。即使猎头公司一直以塞氏公司为目标的情况下,塞氏公司的人员周转率在过去六年里也只是1%,这说明塞姆勒做对了。
  正是这些“把戏”把一个濒临灭亡的公司变得繁荣。虽然巴西通货膨胀严重,经济政策混乱,塞氏企业却逆流而上,生产率提高了近7倍,利润翻了5番。现在,这家公司已成了巴西年轻人最想去的公司。

英语不好又怎样

  益川敏英在上大学的时候,遇上一件令他十分头痛的事情——他的英语成绩全年级最差。
  英语老师也不止一次敲着桌子对益川敏英说:“你这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会学不好英语?如果你的英语一直这样的话,你怎么有可能到外国去留学,又怎么可能读得懂英文版的课程?”
  益川敏英做梦都想到英国的剑桥大学去留学,想成为像诺贝尔那样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
  但“英语”成为了自己的拦路虎,怎么办?益川敏英真的有点发愁了。
  益川敏英决定突击英语,可是不管自己如何努力,还是提不起一点学习英语的热情。有时候益川敏英硬逼着自己大声朗诵英语,并且用英语和身边的同学对话,可是同学听了却是一脸茫然,反问他:“你说的什么英语?我怎么一句也听不懂?”
  益川敏英越逼自己学越生气,他看着手里这些在眼前活蹦乱跳的英文字母,真想一把火烧了自己所有的英语书。
  英语不好,是不是真的就如许多教授说的那样,一生都不会有多大的成就?益川敏英跑去问自己最信任的物理教授。
  教授想了好一会儿,说:“很大的可能。因为你英语不好,就无法到外面去和别人进行学术交流;你英语不好,有许多新知识你就无法一下子领会到;你英语不好……”物理教授的话还没有说完,益川敏英伤心地往外跑。
  看来自己这辈子成不了有成就的物理学家,更不可能像诺贝尔那样享誉世界,益川敏英越想越觉得自己前途暗淡,越这么想越觉得需要喝酒解愁。益川敏英走进一家酒馆,对着酒店老板大喊:“上酒。”不一会儿,一只猴子拿着一瓶酒和一个杯子飞快地跑到益川敏英面前摆好,然后又飞快地去拿盘子和碟子。
  益川敏英十分惊诧,他所有的关注点都在这只穿着格子衬衣的猴子侍应生身上,它在酒店中麻利地穿梭,手脚并用。益川敏英忽然想知道老板是怎么把猴子训练成功的。
  酒店的老板对益川敏英说:“人也好,动物也好,它总有一项功能是胜过于别人的,只要你寻找到了,并不断地挖掘它,训练它,持之以恒,那么不要说猴子会当侍应生,现在欧洲的猪不是也能排雷了吗?”
  听完酒店老板的话,益川敏英忽然间觉得英语学得好坏对自己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一直把物理学学好。
  益川敏英大学毕业之后,留在了名古屋大学进行自己的物理学研究,后来到了京都产业大学,并且期间认识了自己的合作者小林诚。他和小林诚一起进行自发对称性破缺的实验。益川敏英在一次洗澡的时候突然想到“六元模型”,凭着“六元模型”实验的成功,益川敏英和小林诚一起获得了200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8年12月举办的诺贝尔奖颁奖晚会,是益川敏英的第一次国外旅行,因为在这之前,所有的外国学术会议,益川敏英都会以自己英语不好无法进行英语演讲而拒绝。现在看来,英语不好对于益川敏英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只要他找到了自己胜过别人的地方而加以持之以恒的努力,最后就一定能够成为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
  本刊原创编辑/刘伟
  益川敏英,日本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京都产业大学物理学部教授,专业是量子论。

我长得实在不好看

  20世纪60年代,美国DDB广告公司的伯恩巴克为德国福斯(VW)金龟车所做的一系列广告,一直被认为是广告界的创意经典之作,它的创意就是来自逆向思考。当时,福斯的金龟车登陆美国已经十年,但一直打不开市场,伯恩巴克仔细研究了这汽车后,觉得它外型古怪,马力小,档次低,不合美国消费者的口味,难怪会卖不出去。那个年代所有的汽车无不在外型美观气派、设备豪华、追求急速快感方面互相竞争,而汽车广告也在这方面大作文章,夸耀自己的车款是多么地优越迷人。
  为了在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伯恩巴克决定逆向操作,方法是推出一系列“自曝其短”的金龟车广告,它们以各种自嘲的方式告诉消费者金龟车“长得实在不好看”、“不再是新奇事物 ”,然后从缺点中带出优点。
  譬如刊登在《生活》杂志上的广告,主体画面是不久前登陆月球的宇宙飞船,下方写着:“虽然我的外型不美观,却能把人搬运到月球上去。”旁边配以显著的福斯汽车标志。在《想一想小的好处》里,则娓娓诉说金龟车的省油、耐用,“一旦你习惯金龟车的节省,就不再认为是小缺点了”。
  当所有的广告都在“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时,这种“坦白”和“自曝其短”反而能让人耳目一新,赢得消费者的好感与信赖,觉得它所推销的东西非常“实在”。而实惠和实在正是伯恩巴克想为金龟车塑造的品牌形象,他不仅达到了目的,让福斯的金龟车大卖,而且经他一再提醒“想一想小的好处”后,“小而美”的人生哲学竟也因此成为当时的主流观点。
  伯恩巴克在为埃尔维斯租车公司所制作的广告里,也运用了类似的手法:“埃尔维斯在同业中只不过是排名第二的公司,但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向您推荐呢?因为我们会更加努力……”当大家都在夸耀他是“第一”时,承认自己“不过第二”,不但能给人谦虚、诚实的印象,而且会让人对他们的努力寄予希望。
  同样,被选为“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典广告创意”之一的五十铃汽车广告,用的也是类似的手法:由爱吹牛、喜欢说大话的谐星里森扮演推销员,他神态自若、充满自信地说出各种夸大的广告辞令,譬如“五十铃轿车被汽车权威杂志评选为汽车之王”、“五十铃轿车最高时速可达三百英里”、“只要你明天来参观试乘,就可以获得一栋房子的赠品”……而每一个夸大之辞的画面都配上醒目的“他在说谎”字幕,有的还加上详细的解说,譬如“时速三百英里”,那其实是“飓风来袭又遇到下坡路段的速度”,总之是一再说谎又一再拆自己的台。但就是在这种荒诞不经、滑稽可笑中,消费者反而体会了广告主的诚恳和苦心,并因好感而带动了汽车的销售。

合作也有黄金定律

  那天,和一位资深商界朋友闲谈,谈到我的一位朋友在和人打官司,我忍不住发牢骚说:“商业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合作关系。可是现在与人合作太难了。开始挺好,大家是朋友,谈友谊,谈合作,可是合作的结果,大都不欢而散,弄不好还要闹到法庭上去,从朋友变成敌人了。”
  这位朋友笑笑,说:“我经商10年多了,和许多人合作过,但没有一个上法庭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我摇摇头。
  “现在大部分人做生意是这样:先认识,然后谈友谊,谈合作;然后是利益;然后就是不满,甚至像你的朋友那样,闹上法庭,从朋友到敌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问。
  “我想是因为很多人和别人洽谈时,为了尽快谈成,就把自己的所有想法、方案和对未来美好的前景都说出来,而且人为地夸大,诱使对方做出决定,等到对方抱着美好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做出决定,开始投入合作时,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会感到合作并不像当初许诺得那么美好。矛盾、冲突越积越深,到最后终于爆发,一次合作就终止,从朋友变成敌人。”
  我点点头,但还有些不解:“那么你为什么能和别人合作,获益,再合作,再获益,反复重复下去呢?你和合作伙伴之间就没有矛盾、冲突吗?”
  “凡是合作都会有矛盾和冲突,但我会事先分散、化解,而不是压制到最后爆发。”
  “那你是如何分散、化解的呢?”
  “我想这是因为我能很好地控制每次交谈的密度。我和别人洽谈合作时,第一次见面,谈话的内容只占我整个方案的3%,其它都是闲谈,与主题无关。而且,下一次谈话一定选在三天之后。给对方一定的消化时间。第二次再谈,交谈的内容增加一倍,是6%。下次再谈,再增加一倍,12%。三次之后,一般人就会动心了,他会用心思考,反复推敲,但这个时候,还不能做决定。紧接着,是第四次交谈,这一次是24%,很多人这个时候就已经做决定了。如果这时候还不能决定,再谈一次,这一次,密度是48%。这个时候,他心里一定会做出决定。很多人这个时候就争着签字,但我不是,还要再谈。再谈,正好相反,不是往上增,而是往下减。我会提出一些负面的问题,并不会影响他做决定,他正在兴奋点上,会按惯性往前走。但是我说和不说对我不一样。等到他最终做出决定,并开始和我实际合作时,会发现问题,但这些问题我都事先和他讲过,所以他有准备,会接受。即使这次合作最后没有赚到钱,他也不会怨我。因为我所有的想法不是一次性强加给他,而是慢慢渗透给他的,是他自己接受了才做决定的。要怨,只能怨自己,当初没有认真对待我提出的问题,如果认真对待,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结果了。所以他还要感谢我呢。下一次,如果有机会,他还会和我合作。”
  每一个合作,不仅会有有利积极的一面,也会有消极的一面。大部分人,为了合作成功,都只说正面,对负面的东西瞒着不说,等到出现问题,就互相埋怨,结果可想而知。成功的合作,是在合作之前,把你想到的有关负面的东西告诉对方,但是,要记住:别把时间顺序搞错,否则,没人会跟你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