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Moby Dick)是19世纪美国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 1819—1891)于1851年发表的一篇海洋题材的长篇小说。该小说描写了亚哈船长为了追逐并杀死白鲸(实为白色抹香鲸)莫比·迪克,最终与白鲸同归于尽的故事。其中还对从古至今的鲸鱼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描绘,可以说是讲解鲸鱼的一部百科全书。《白鲸》这一小说中给读者介绍了许多生动鲜明的人物,其故事线扣人心弦。小说以悲剧告终,在经过三天三夜的追捕后,所有船员(除讲述者以实玛利)同归于尽、葬身大海。故事营造了一种让人置身海上航行、随时遭遇各种危险甚至是死亡的氛围,是作者的代表作。《白鲸》对现代主义小说和后现代主义小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75.露脊鲸便览
在上面一章里,我带着大家粗粗地浏览了一下抹香鲸的概貌。
这一章里,让我再带领大家,来对露脊鲸做一个直观的了解吧。
我已经在上一章里反复强调了抹香鲸的雍容华贵,想必大家也从实际中得到了印证。
同抹香鲸比起来,露脊鲸简直有些不值得一提。
就像参观完了皇家宫殿再去参观贫民窟一样,也许你会大倒胃口。
然而,露脊鲸作为鲸中比较重要的一类,还是应该有所了解的。
好了,跟我来吧。
记得两百多年前,有一个荷兰的航海家,着有一本关于鲸的专着。
他在自己的这本关于鲸的专着里,把露脊鲸不客气地比做了一个鞋匠的鞋样。
他还具体地说:
这只鞋样是狭长的,很大很大。
不知露脊鲸自己听了之后会不会不舒服,然而,由这只大鞋而衍生出来的,里面生活着一个老妇和成群儿孙的故事,却很是让人喜爱。
她们在里面生活得舒服极了。
带着这种喜爱,我们首先来观察它的头。
有句颇具哲理的话,叫做: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话是说同一种东西,从不同的方位看,都有它不同的形状,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现在我们马上就要观察的露脊鲸的头就是这样。
站在它的头顶向下看,它的头就像是一只低音大提琴,那声孔恰好就是大提琴的壁孔。
露脊鲸的头顶上,长有一个像鸡冠子一样的东西。
那东西高高地隆起着,很是奇特,颜色是碧绿的,能像很高的鸡冠一样甩来甩去。
不同地方的人对这东西有不同的叫法。
格陵兰人叫它“王冠”。
南海人管它叫做“帽子”。
大同小异,可见那东西的形状是公认的。
只是,不论公母,它们一概要戴“绿帽子”。
你会经常地看到有活蟹趴在这顶“绿帽子”上,或者是爬来爬去,大鲸都容忍了它们。
可见,“绿帽子”的叫法是有道理的。
然向,这露脊鲸虽然戴了顶王冠,却没有一点风度和机会来做海上或鲸类的霸主。
做不了霸主,因而我们也就不觉着它阴森了。
什么事都是这样,敦厚的人做不了君主,而君主则让人敬畏。
可那大厚嘴唇还是怪吓人的,足有二十英尺长,五英尺厚,是所有嘴唇中最不温柔的。
可从这大嘴唇里能炼出五百多加仑的鲸油来。
就在我们看它的大厚嘴唇的时候,我们发现这大厚嘴唇竟是豁的。
难道露脊鲸和兔子有什么关系吗?
肯定没有,那只是一场灾祸或者说是一场事故的纪念。
我们有些战战兢兢地跨进嘴唇这道门坎,走进了大露脊鲸的嘴里。
这里简直是一间不小的屋子呀!
它足有十二英尺高,极像是当初印第安人居住过的,只不过地点有点儿不太对。
屋子里面像是远古一样的陈设,叫人惊异无比。
最令人瞩目的是一边一排的鲸须,各三百根儿,基本上是垂直的,只是稍稍有些弯。
这两排须是大露脊鲸进食时的蓖子,它靠这篦子把食物留下来。
须骨的形状也不尽相同,有经验的捕鲸人就是靠这些不同来判断大鲸的年龄。
这些须是鲸身上的宝贝之一,它的用途很广,早些时候简直是供不应求,只是现在差多了。
且让我们站在这大堂里,静下来,仔细地看一看这周围的景致吧!
像是置身在古罗马的斗技场里,四周是满满一圈儿巨大的廊柱。
像是置身在荷兰出产的大风琴的内脏里,四周是数不尽的风管儿。
脚下的大露脊鲸的舌头是再好再舒服不过的地毯了,可惜我们无法把它弄回家去。
粗粗地游览完露脊鲸的头颅,现在我们可以把它和抹香鲸的头颅互相比较一下了。
首先不必思索就可以说出来的是:
两者的头颅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
露脊鲸的头颅里,不含有抹香鲸那么多的油,这是它不受欢迎的最重要原因。
露脊鲸没有抹香鲸的牙骨一样的齿。
露脊鲸没有抹香鲸那样修长的下颚。
抹香鲸的嘴里没有露脊鲸的须。
抹香鲸的嘴唇没有露脊鲸那么大。
抹香鲸的嘴里没有露脊鲸那样的舌头。
露脊鲸有两个喷水口,而抹香鲸则只有一个。
以上我们算是作为一个鲸类学旁听生,上了一堂鲸头的对比课。
现在我们下课了。
露脊鲸头被毫不可惜地扔下了海。
抹香鲸头则要先被取走有用的东西,当然,它的最后结果也是一样的。
它们来自于大海,现在又归于大海。
抹香鲸依然是高做不可辱,即使是在被抛下海的前夕也照样是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
而露脊鲸则紧闭着嘴,同时愁眉苦脸,全然没有一点大义凛然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