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作品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多称《左传》。它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记史文学作品,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司马迁、班固等人都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写。唐朝的刘知几《史通·六家》:“左传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唐朝的赵匡首先怀疑《左传》不是左丘明所作。此后,有许多学者也持怀疑态度。很多人都认为写《左传》的左氏并非左丘明。《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音谷梁)三本古代作品的合称。《春秋》经文言简义深,若无注释,则难以理解。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梁传》、《左传》,且都是编年体史书。所以自汉至今,学者仅仅凭借“三传”研读《春秋》。
庄公二十七年
【原文】
【经】
二十有七年春,公会杞伯姬于洮。
夏六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郑伯,同盟于幽。
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
冬,杞伯姬来。
莒庆来逆叔姬。
杞伯来朝。
公会齐侯于城濮。
【传】
二十七年春,公会杞伯姬于洮,非事也。天子非展义不巡守,诸侯非民事不举,卿非君命不越竟。
夏,同盟于幽,陈、郑服也。
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非礼也。原仲,季友之旧也。
冬,杞伯姬来,归宁也。凡诸侯之女,归宁曰来,出曰来归。夫人归宁曰如某,出曰归于某。
晋侯将伐虢,士蒍曰:“不可。虢公骄,若骤得胜于我,必弃其民,无众而后伐之,欲御我,谁与?夫礼乐慈爱,战所畜也。夫民让事乐和,爱亲哀丧而后可用也。虢弗畜也,亟战将饥。”
王使召伯廖赐齐侯命,且请伐卫,以其立子颓也。
【翻译】
【经】
二十七年春季,鲁庄公在洮地和杞伯姬会见。
夏季六月,鲁庄公与齐桓公、宋桓公、陈宣公、郑文公在幽地结盟。
秋季,龚志友到达陈国,安葬原仲。
冬季,杞伯姬回鲁国。
莒庆到鲁国来迎接叔姬。
杞伯来鲁国朝见鲁庄公。
鲁庄公在卫国的城濮会见齐侯。
【传】
二十七年春季,鲁庄公和杞伯姬在洮地会见,与国家大事无关。天子不是为了宣扬德义不出去视察,诸侯不是为了百姓的事情不能出行,卿没有国君的命令不能越过国境。
夏季,鲁庄公和齐桓公、宋桓公、陈宣公、郑文公在幽地一起结盟,由于陈国和郑国都顺服了。
秋季,公子友到陈国安葬原仲,这不合于礼。原仲,只是季友私人的老朋友。
冬季,杞伯姬来,这是回娘家。凡是诸侯的女儿,回娘家叫做“来”,被夫家休弃叫做“来归”,本国国君的夫人回娘家叫做“如某”,被休弃叫做“归于某”。
晋献公准备进攻虢国。士蒍说:“不行。虢公骄傲,如果突然和我国交战而得胜,就必定会丢弃他的百姓。他失去群众然后我们再去进攻,即使要抗拒,有谁会跟他呢?礼、乐、慈、爱,这是作战所应当事先具备的。百姓谦让、和协、对亲属爱护,对丧事哀痛,这才可以使用。现在虢国不具备这些,多次对外作战,百姓会气馁的。”
周惠王派遣召伯廖赐命齐桓公,并要求他进攻卫国,因为卫国曾拥立子穨做周天子。